耗資2億,被觀眾寄予厚望,好萊塢第一科幻神作,終于解禁上映
親自編導,輾轉七個國家拍攝,總成本超過2億美元。
時隔3年,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帶著自己嘔心瀝血的超級巨制回歸大銀幕。
比《星際穿越》更科幻,比《記憶碎片》更燒腦,比《盜夢空間》更顛覆。
耗資2億,被觀眾寄予厚望,好萊塢第一科幻神作,終于解禁上映:
《信條》丨Tenet
在全球電影市場緩慢復蘇之際,諾蘭的《信條》無疑是一部被寄予厚望的頂級大片。
毫不夸張地說,它絕對是迄今為止諾蘭最燒腦的電影,沒有之一。
而作為科幻片中最核心的主題之一,影片這次又將時間“玩”出了新花樣。
對于時間的探索,在影史上有著很長一段的歷史。
最早的呈現(xiàn)方式,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時間旅行”,也就是穿越。
“回到過去,改變未來!”
由此想法,催生出了一系列的故事,從而也出現(xiàn)了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
后來,隨著人類思想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又多了一種想象:時間循環(huán)。
《前目的地》、《忌日快樂》、《厲害游輪》、《源代碼》......
雖然兩者的叫法不同,但是本質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而諾蘭對于時間的探索,不僅體現(xiàn)在不同形態(tài)上,還精確地呈現(xiàn)了時間這個“概念”的本身。
2010年,在《盜夢空間》里,諾蘭制造了5層嵌套式結構的夢境,將時間完美地放縮。
2014年,在《星際穿越》里,諾蘭又打破了種種常規(guī)的限制,將時間具象化。
而這次的《信條》,諾蘭更是劍走偏鋒,呈現(xiàn)出時間的逆流。
這里改變時間的流向,并非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倒流,而是引入了一個叫“熵”的概念。
簡單來講,就是徹底顛覆世界萬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
請大家仔細看一下海報上的片名——TENET!
TENET直譯過來有很多意思,比如宗旨,信條,原則。
這個拉丁文單詞,最早出現(xiàn)在龐貝古城遺址的一塊石碑上,正好處于最中間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TENET”這個單詞屬于來回文,無論是左右,還是上下,又或是傾斜,它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在中文里,就好比“上海在海上”一樣。
說實話,這樣的單詞并不罕見,但是諾蘭對其的利用,讓人感到驚嘆。
可能將片名取為《TENET》,是暗示時間的正反對調,會形成一個完美閉環(huán)。
該怎么理解這個概念?
其實很簡單,你可以把現(xiàn)實中的世界萬物,將它們的規(guī)律都調轉過來。
比如,蘋果是從腐爛變成新鮮;子彈不是射出去,而是接住它;你想打別人,就得在做出“收拳頭”的動作.....
反正,你所有的行為和思想,都得跟現(xiàn)實“反”過來。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可能會十分的困難。
比如正常的夫妻生活,你是不是要....好吧,請大家自行體會。
而為了方便觀眾很好區(qū)分兩個世界的不同,諾蘭按照慣例引入了事物作為參照。
就好比《盜夢空間》里的陀螺,《星際穿越》里的手表。
而在《信條》里,則是這兩個事物——顏色和口罩。
顏色,在片中的世界里,兩個完全不同世界,分別以紅和藍代替。
口罩,“順向”世界里的人,去了“逆向”世界是無法正常呼吸,所以需要氧氣罩。
//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26_01CAKmJyElAR
而凡是跟時間有關的燒腦神作,往往會衍生出許多哲學上的議題。
乍一看,《信條》跟《源代碼》有些類似,好像是在講述一個主人公穿梭于未來和過去,最終拯救世界的故事。
但是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影片不僅打破了時間的線性敘事,而且還加入循環(huán)、放縮、加減等細節(jié)呈現(xiàn),以及對人類記憶的整理。
總之,《信條》不是看一遍就能看懂的電影。
眾所周知,諾蘭是膠片的狂熱愛好者,和他合作的演員來來去去就是那么幾個熟面孔。
而大部分情況下,他都會選擇實景拍攝。
這樣一來,燒錢是在所難免。
據(jù)說,《信條》的攝影團隊用了160萬英尺的膠片,完成了絕大部分場景的拍攝。
該片的劇組總共500人,其中有250人需要飛往世界各地。
從東半球到西半球,從北美洲到歐洲,從波羅的海東岸到意大利阿馬爾菲海岸。
而這么多年來,華納一直苦口婆心勸說諾蘭,想要縮減電影的成本,結果每次都無功而返。
《蝙蝠俠:黑暗騎士》里炸毀整個醫(yī)院、《盜夢空間》把火車開到了大街上、《星際穿越》種植3000畝玉米地.....
這次,諾蘭干脆讓一架價值造價3億的波音747飛機橫穿一棟大樓,最終將它炸毀。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滿足實景拍攝的要求,給予觀眾更好的觀影體驗。
在開拍前,每位演員都經(jīng)過嚴格且周密的訓練。
片中逆時空的打斗場面,全部都是演員親自上陣,所以男主角約翰·大衛(wèi)·華盛頓要真的學會倒著演動作戲。
評分8.7,燒腦只是噱頭,好萊塢經(jīng)典科幻片,將載入影史創(chuàng)造輝煌。
總之,《信條》非常值得去電影院一“看”究竟。
可能諾蘭所有的作品,都將以《信條》為中心,形成了一種近乎的完美交互。
最后,它將是那個影史的圓心,完成對電影的終極倒放和正反打。
- 標簽:,臺灣甜品芋圓,終極悍將1,中海地產股票代碼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耗資2億,被觀眾寄予厚望,好萊塢第一科幻神作,終于解禁上映
親自編導,輾轉七個國家拍攝,總成本超過2億美元。 時隔3年,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帶著自己嘔心瀝血的超級巨制回歸大…
-
蓋里奇新片是羅素兄弟制作,說好的福爾摩斯3呢?
啊哦,很期待了,蓋里奇將執(zhí)導迪士尼真人版《大力士》大電影,并且由復仇者聯(lián)盟3和復仇者聯(lián)盟4的導演羅素兄弟制作,劇本是《上氣…
- 現(xiàn)象級暗黑大作《小丑》續(xù)集爆料!
- 王硯輝:34歲榮獲文化表演獎,45歲演技封神,為何一直不溫不火?
- 模仿周星馳,連片名都不改,靠時尚出鏡的她,成了這部網(wǎng)大的看點
- 桃總或將回歸漫威宇宙,比起美隊,他這次更想重演霹靂火
- 易烊千璽、黃渤院線影片《現(xiàn)代恩仇錄》即將開機,又是一部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