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用頭發絲作畫引熱議,網友:這孩子的創造力,太牛了!
近日,小女孩用頭發絲作畫的一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引得網友贊嘆。
只見小女孩用掉落的頭發絲,在瓷磚上比劃,寥寥幾筆,便“畫”出來了小貓,小狗,海豚各種小動物,活靈活現,萌態十足。
網友紛紛感嘆,小女孩太有創造力。
創造力是什么?
創造力是細微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以及聯想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創造力不是專屬于藝術家和發明家,我們每個人能擁有創造力。
創造力有多重要?
在《本事》一書中提到:
這個世界瞬息萬變,黑天鵝滿天飛,灰犀牛到處跑,被降維打擊的事件隨處可見。
人們不得不感慨,生活在這新時代,就像逆水行舟,稍不留神,就被時代拋棄。
而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上,唯有三種技能傍身方可立足于不敗之地。其中一個便是創造的技能。
那創造力該如何培養?
其實,孩子的創造力就像是一顆小小的樹苗。
家長和老師作為園丁,最重要的就是提供適合樹苗生長的環境,呵護這樹苗茁壯成長。
切記不可揠苗助長,不可矯枉過正,不可把孩子當成罐子,一味地往里面灌輸自己的思想。
培養創造力的正確方式,應該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培養孩子的洞察力
胸有成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畫家在畫竹子的時候,心里已經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而這個形象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畫家通過日積月累的熟悉,細微入至的觀察,才能把竹子內化于心,于是栩栩如生的竹子躍然于紙上。
同樣的,視頻中的小女孩之所以能把頭發絲繪畫各種小動物,必定得益于小女孩的獨到的觀察力。
日常觀察中,小女孩已經對各種小動物特點非常熟悉,才能在作畫時得心應手。
其實,小孩子天然就是探險家,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大人們一邊把孩子送去興趣班輔導班,希望開發孩子的智力和興趣,另一邊卻限制孩子去大自然玩耍,限制孩子們自主探索的游戲。
這無疑是南轅北轍,與我們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初心違背。
提高觀察力的最好方式,是給孩子接觸大自然。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自然的環境下很臟不衛生,于是對孩子的冒險游戲各種限制。
可是大人和小孩子的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比如,大人帶小孩子去超市,孩子能看到的,并沒有琳瑯滿目的商品,也沒有豐富多彩的表演,只竹子般密集的一雙雙的腿。
而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哪怕只是撿撿落葉,抓抓昆蟲,聞聞花香,挖挖泥土,潑潑水,都滋養著孩子的成長。
第二,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不同于大人的既定思維,孩子的世界是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
只要提供適當的空間和機會,鼓勵孩子們去嘗試,去探索,去發現,讓孩子的成長路上有一個創意的天空。
而家長不適當的教育方式,無疑會過早地掐斷他們創意的萌芽。
獲得60多項育兒獎項的短篇電影中《Alike》中,就有這么一個引人深思的片段。
小男孩原本是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子。
在他生活的城市中,只有一片灰白的世界,和一群同樣慘白無色的人群。
而在這了無生機的城市中,男孩身上的那一抹橙色便是獨特且靚麗的風景。
這一天,孩子背著重重的書包來到學校,老師布置了抄寫字母。
孩子把字母A畫成帶尖頂的小屋,或者是可愛的小人兒。
字母C在孩子筆下,一會是磁鐵,一會是彎彎的月牙。字母D,可以是小老鼠,又可以是小蟲子。
看到這里,大家不得不驚嘆于小孩子的童真和創意。
可是影片中,這種格格不入是不允許存在的。
在老師的嚴厲批評下,孩子只能一遍一遍的修改,規規矩矩的抄寫。
最后小男孩融入到了整齊劃一的群體中,他身上鮮活的橙色也漸漸的變淡,泯然無色。
這樣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同樣隨處可見。
有個有趣的現象,學校里隨著年級越高,孩子們在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的人越來越少。
育人似乎都變成了制器,每個獨一無二的小孩最終都變成一模一樣的復制品。
我們總是習慣于給孩子標準答案,禁錮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比起小孩子,大人們大多都是僵硬呆板。
可我們忘了,每個僵硬呆板的成人,曾經都是天真無邪充滿童真的孩子。
第三點,培養孩子的聯想力。
聯想力是發散思維的一種必備能力。
而語言暴力便是扼殺孩子聯想力的最佳武器。
小孩子對世界充滿了求知欲,他們習慣于發問。
可是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多少家長能夠耐心點,再耐心點?
如果我們不知道答案,也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去探索,而不是粗暴的打斷。
那么怎么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聯想力呢?
睡前念故事的時候,不必照著書本逐字逐句的念稿式。
比如給孩子講小兔子拔蘿卜故事時,家長可以偶爾停下來問問孩子,兔子是什么顏色的?兔子喜歡吃什么?
也可以引導孩子猜猜后面的情節,或讓孩子自己去編故事。
只要給予一點火花,讓孩子的思維去發散,他說不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最后,關于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幾條建議,對比下。
第一條,允許孩子自由的作畫。比如家里準備一個大大的畫板,允許孩子自由的涂涂畫畫。
第二條,與孩子一起玩變裝游戲。被單,紙盒,塑料袋,包裝紙,都可以做成服飾。
第三條,帶孩子多接觸大自然中。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這個世界。
第四條,多讀繪本。不要生硬的念稿式閱讀,多用發散性的提問,還可以引導孩子自己編故事。
第五條,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可以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別比如疊衣服,收拾玩具,掃地等等。
第六條,讓孩子有時間發呆,做做無聊的事情。孩子其實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家長不可過多地干擾。
第七條,做個有創造力的家長。優秀的教育應該是,做孩子的燈塔,引導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未來的遠方。
,先秦君子風范,頃組詞,吳錚真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1947.html- 標簽:,酸甘化陰,修改器下載,x365論壇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小女孩用頭發絲作畫引熱議,網友:這孩子的創造力,太牛了!
近日,小女孩用頭發絲作畫的一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引得網友贊嘆。 只見小女孩用掉落的頭發絲,在瓷磚上比劃,寥寥幾筆,便“畫”出來了小貓…
-
“家長”和“父母”有多大區別?(說的真好)
生活就像演戲,每個人在不同的場景里都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區別是有些角色很好演,有些角色卻很難演,如家長和父母。那么這兩個看似相同…
- 被“超前教育”的孩子,會贏在起跑線嗎?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 為什么不能穿開襠褲?看完這三個原因,你就明白了
- 寶寶又雙叒叕起痱子了,不讓用痱子粉!還有哪些方法?
- 夏天反而容易感冒?它們作怪,讓感冒更“磨”人
- 寶寶得鵝口瘡,大多是媽媽這些事情沒做對,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