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觀點】CIS賽道持續火熱,本土廠商機遇挑戰并存
芯觀點──聚焦國內外產業大事件,匯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態,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報道,近日,索尼擬聯手臺積電在日本合資建廠的消息再度傳來,該廠計劃總投資達1萬億日元,主要為索尼生產CMOS圖像傳感器(CIS)。國內廠商方面也有擴產的好消息,8月16日,上海臨港新片區格科微12英寸CIS集成電路特色工藝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舉行了封頂儀式,一期計劃明年投產使用。
從國內外CIS廠商的動作來看,足以看到這一賽道的火熱。那么CIS的全球競爭格局如何?本土廠商的發展近況怎樣以及面臨著哪些機遇與挑戰?
賽道持續火爆
圖像傳感器分為CCD、CIS兩大類別,二者憑借自身的優勢活躍在不同的領域。CCD靈敏度高、信噪比高、通透感強、色彩還原能力佳,在交通、醫療、工業等領域中廣泛應用;CIS則具備低功耗、小面積、成本低、速度快等優點,目前活躍在智能手機、機器視覺、安防監控、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
如果把CPU比作人類的大腦,CIS就可以比作人類的眼睛,賦予了設備監測、感知的功能。近年來,受惠于智能手機多攝的趨勢、新能源汽車、安防等領域對攝像頭的需求,CIS迎來了高速增長期。
市調機構Yole Development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CIS收入達到了207億美元,年增長率為7.3%。從細分市場上來看,手機領域收入占比遙遙領先,達到68%,其次是電腦、平板、安防、汽車,增長最快的是醫療、安防。
Yole預測今年這一市場收入將達到214億美元,2016-202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5%,在整個半導體市場的占比則將與2020年的4.7%持平。另外,Yole指出隨著疫情的好轉,以及傳感器芯片在汽車、工業等領域的繼續滲透,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4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4%。
另外一家市調機構Frost & Sullivan也指出,得益于智能手機、汽車電子等下游應用的驅動,至2024年,全球CIS出貨量將達到91.1億顆,市場規模將突破238億美元。
由上述數據可知,CIS依舊是一個持續火爆且穩定增長的賽道。與此同時,各大廠商的擴產動作也昭示了這一市場的火熱。除了上文提到的索尼和格科微外,去年年末便有消息稱三星將一座DRAM廠房改成CIS產線,借此將CIS產量提高20%;今年5月份,三星參與了聯電千億元新臺幣擴產計劃;此外近期外媒報道稱三星已要求Tesna、LB Semicon等CIS測試商提高產能。
全球競爭格局
如此大的一個市場自然吸引了眾多廠商分食,不過全球CIS市場仍牢牢把握在前三大廠商手中。市調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0年,索尼CIS的市場份額高達47.4%,穩居第一的位置;三星以19.6%的市占排名第二,豪威以12.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
從“第一梯隊”三家廠商的情況來看,三星對于“龍頭”索尼的追逐一貫是業界的關注點,三星也一直對外宣稱“在2030年之前超過索尼,躍居全球CIS市場龍頭位置”,該廠商近年來頻繁的擴產動作也昭示了其野心。
早在2017年,三星便開始改造12英寸DRAM產線FAB 11,用于生產CIS,并于2018年底完成改造;同時對FAB 13進行改造。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該公司CIS產能約為4.5萬片/月,隨著FAB 11和FAB 13線轉為CIS專用線,三星的產能將擴充到12萬片/月。
反觀索尼方面,該廠商砸下1,000億日元在長崎縣增設CIS新產線,目標2021年完工,屆時月產量將增至13.8萬片。索尼目標是在2025年結束前將CIS全球市占率提高至60%。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美國對華為“禁令”生效,索尼不得不斷供華為,三星與豪威從中受益,貢獻了2020年的銷售額。
除了三星與索尼的龍頭之爭外,第一梯隊另一“玩家”豪威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據了解,豪威的手機客戶涵蓋華為、小米、OPPO、vivo 等主要品牌手機商,且隨著智能手機向“多攝”的趨勢發展,豪威也享受了這波紅利。除了智能手機市場外,豪威在安防及汽車市場也取得了佳績。
第二梯隊的情況則較為復雜,由SK海力士、格科微、安森美、松下、ST、思特威等企業占據。其中SK海力士、格科微主打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位居行業前五,但產品均價較低;安森美、ST、松下、思特威定位于安防、汽車等工業應用,產品平均單價較高,但出貨量較低。
機遇挑戰并存
在索尼、三星牢牢把持的CIS市場,本土廠商真的沒有機會了嗎?其實不然,本土廠商憑借性價比以及獨特的技術創新在一些細分領域已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其中,格科微的CIS產品200像素-1300萬像素全覆蓋,且性能可對標SK海力士。該公司與三星、小米、OPPO、vivo等國際主流品牌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0年,格科微以3.9%的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五。
思特威得益于技術革新、客戶需求及前瞻性布局三大核心競爭力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除了2017年起連續四年穩居安防市場榜首外,在機器視覺、汽車電子、智能手機等領域也進行了相應的布局,去年以1.4%的份額排名全球第八。
另外,比亞迪半導體也借國內第一顆車規級BSI 1080P、960P CIS在業界嶄露頭角。
對于本土CIS廠商的發展而言,我國政府的補貼政策、國內完善的產業鏈和市場均提供了機會。與此同時,國外大廠產品漲價、缺貨,中美貿易戰導致國內廠商迫切尋求國產替代,本土CIS廠商迎來了新的機遇,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盈利能力、產品制造技術和全球市場擴張仍是國內CIS廠商需要面臨的主要挑戰。
業內人士并進一步指出,國內的CIS廠商均采用了Fabless模式,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問題在于是否建立自己的工廠?中國企業雖然通過專注于高性能、低成本在全球市場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但很難與索尼、三星匹敵。因此,建立內部CIS制造技術是成為市場領導者的關鍵。
結語:CIS賽道依舊火熱,對于本土廠商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在缺貨漲價以及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木棉)
,大樂透復式中獎計算器,致命的你漫畫全集免費,丑女無敵第四季 http://www.cityruyi.com/lm-2/lm-3/13543.html- 標簽:,jiuquai,妮可羅賓同人h,奧巴馬出裝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芯觀點】CIS賽道持續火熱,本土廠商機遇挑戰并存
芯觀點──聚焦國內外產業大事件,匯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態,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報道,近日,索尼擬聯手臺積電在日本合資建…
-
【芯觀點】群雄逐鹿,誰能真正取代華為?
芯觀點──聚焦國內外產業大事件,匯聚中外名人專家觀點,剖析行業發展動態,帶你讀懂未來趨勢! 2021年已過大半,國內手機市場已是一番群…
- 一周概念股:臺積電代工價格全面調漲20%,動力電池行業面臨洗牌壓力
- 【專利解密】隆利科技mini-LED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
- 鯰魚效應初顯,傳統車企需求節奏加快有望利好產業鏈
- 【芯視野】鋰材料價格暴漲還未見頂 動力電池企業將何去何從
- 存儲系列業務爆發,國科微H1營收大增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