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產業“內卷”:這個“鍋”誰來背?
“在創新上,國內手機品牌廠商與華為存在很大差距。”
針對目前整個手機市場現狀,長期關注手機行業的資深人士做出如是評論。他表示,“華為淡出市場后,國內各大手機品牌廠商先后拿出自家“殺手锏”技術,而新技術并沒有形成規模,缺乏高端的引領,目前整個手機市場“內卷”嚴重,供應鏈端被“殺價”籠罩。
究其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缺乏創新、手機開發周期短、后疫情去庫存、手機增長乏力、產能過剩等因素是導致手機“內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也有業內資深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看法,該業內人士認為,手機產品缺乏創新,資本介入是導致如今手機“內卷”局面的重要因素,因為手機產業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有很多新玩家或資本進來奔著上市走,也因為此加劇了整個手機產業鏈的競爭。
一位熟悉手機產業鏈的人士告訴, 目前全球手機基本已進入存量市場,也因為此,各大手機品牌廠商已在研究手機存量市場游戲規則,而蘋果在手機市場一直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在技術創新上,明年或許蘋果在AR上會帶來驚喜,另外華為明年或許也會帶來技術上的驚喜。
由此可見,手機產業急需創新技術驅動產業發展,而目前市面上所謂的創新技術似乎未成功獲取消費者的青睞。
“內卷”的智能手機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如今的智能手機似乎正被所謂的“內卷”籠罩。
網絡流行詞“內卷”一般形容內部競爭激烈,或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停滯不前,無法獲得突破的狀態。其實,在智能手機這一市場,在2021年顯得尤為明顯。
從出貨量上看,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明顯下降,已停滯不前。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出貨量近五年最高,達14.72億部,2020年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92億部,同比下滑5.9%。截止至2021年9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9.7億部。其中,第三季度受限于全球芯缺潮與國際經濟市場不景氣,全球手機總出貨數量同比下滑6.7%,出貨量為3.312億部。
在日前小米投資者交流日上,小米高級副總裁盧偉冰坦言到,“全球智能手機基本已進入存量市場,也因為此,需要研究存量市場游戲規則。”
由此可見,在總出貨量“停滯不前”、存量市場的環境下,競爭激烈是必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下,創新無疑被稱為是產品暢銷最好的“良藥”。
不過,遺憾的是,在技術創新上,這一突破口似乎并未被打開。
一位深耕手機產業的人士與溝通時表示,目前整個手機市場“內卷”嚴重,市場上并沒有創新性的產品出爐,早前蘋果引領智能手機發展,華為也曾引領多攝的發展,但是在華為淡出市場后,國內其他品牌廠商雖然也先后發布自家的創新技術,但并未引領高端市場,也因為此,高端市場最大的贏家最終還是蘋果。
要知道,在智能手機這一市場,創新主要體現在旗艦機身上,而中低端機型與這一詞幾乎無緣。反觀中低端手機市場,競爭已頗為激烈,一方面,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使手機市場中,出現手機品牌廠商退出手機市場或紛紛涌入非手機市場的現象,另外一方面,手機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向上游供應鏈端蔓延,進而導致“供應鏈端殺價”現象出現。
在手機終端市場,經營手機業務26年之后,LG電子于2021年正式宣布退出該市場,而對于終止手機業務的原因,LG電子表示主要是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移動通信事業部業績持續低迷。
與之不同的是,汽車行業正在向智能化和電動化轉型,它也被堪稱為有望成為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個智能終端產業,也因為此,目前多家智能手機廠商紛紛涌入汽車市場,而這也成為手機終端產業另外一個典型現象。
不過,針對于汽車這一市場,有業內人士坦言,雖然汽車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是與手機不同的是,汽車單價頗高,所以換產品的周期必然不短,另外,智能汽車尚處于發展的階段,且周期頗長,智能汽車公共基礎建設、充電樁等配置尚不完善,所以汽車市場可能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樂觀。
由此可見,目前整個手機市場正面臨原有市場下滑所帶來的市場競爭加劇的局面;也遭受短時間內,新市場遠無法達到原有手機市場體量的困擾。
而在手機供應鏈端,正如預料中一樣,手機終端的“內卷”也已蔓延至上游手機制造商身上。據了解, 在手機產業鏈端,“殺價”現象已頗為常見,以攝像頭這一市場為例,在ODM廠商的競標中,有廠商最終無奈做出放棄競標的決定。
同質化競爭惹的禍
當被問到,手機“內卷”的原因,手機產業人士給出的答案均不同。
“市場飽和、缺乏創新、質量要求降低、開發周期短、后疫情去庫存、資本介入、同質性競爭過于集中”等字眼均被手機產業人士所談及。
“2005年—2010年功能機的諾基亞、Moto、Sony ericsson(索愛)盛行,那是個很健康的時代;2011—2015年第二個時代,智能機崛起,當時HTC、Apple、Blackberry、Samsung、LG、Coolpad,等手機流行,那也還是健康的時代。2016—2021是第三個時代,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成為主流手機品牌,而這一階段被堪稱為是殘酷的時代。”
針對于智能手機市場的現狀,一位歷經三代智能手機市場的資深人士做出如是評論。究其原因,他表示,手機“內卷”本質上,就是同質化過于集中、過于激烈。
但是,每一個時代,都歷經激烈市場競爭,為什么到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如此殘酷呢?
對此,該人士對表示,在第一、二個時代,手機各品牌之間產品差異化很大,當時購買的諾基亞功能機、Sony ericsson(索愛)、黑莓、HTC均有很大的差異,在其看來,這是如今的智能手機無法媲美的。
而在供應鏈端,第一、二個手機時代,各手機終端品牌都有自己的供應商,也能保持利潤,但是到了第三個手機時代,除旗艦機外,產品已無太大差異化,供應鏈也相同。
該人士還向介紹,那時候做諾基亞的手機,賺的是新技術的錢,做索愛的手機賺的是高品質的錢,輪到做黑莓時,賺的是特性的錢,而反觀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除了旗艦機型外,有些工廠可能會發現沒掙多少錢,不斷把企業做大,最后成了高風險的地雷。
這樣的案例,在手機產業確實是存在的,因為在攝像頭這一市場就曾出現過。
每一個產業都有其獨特的圈子,手機產業鏈也不例外。在智能手機這一市場,終端的市場走向,必然會反映到上游供應鏈廠商身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那么當消費者不愿意為產品買單時,該焦慮的必然是手機品牌廠商和手機上游產業鏈制造商,換句話來說,這個“鍋”最終還是得手機品牌廠商和供應鏈廠商去背,因為產品是否賣的好,還是要回歸至產品本質,而它們都是產品的制造者。
展望2022年手機市場的發展態勢,有業內人士評論到:“不看好明年上半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不過其認為明年下半年或許會有好轉,因為,外界傳出蘋果或許在AR上會帶來驚喜,而它和手機之間能否擦出火花頗受關注,另外華為明年可能也會帶來驚喜。”(日新)
SQL Error: select * from ck.***_ecms_news where classid=7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3 http://www.cityruyi.com/lm-2/lm-3/11986.html- 標簽:,可疑的美容院,怎么和女孩聊天,鬼面王妃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手機產業“內卷”:這個“鍋”誰來背?
“在創新上,國內手機品牌廠商與華為存在很大差距。” 針對目前整個手機市場現狀,長期關注手機行業的資深人士做出如是評…
-
手機產業“內卷”:這個“鍋”誰來背?
“在創新上,國內手機品牌廠商與華為存在很大差距。” 針對目前整個手機市場現狀,長期關注手機行業的資深人士做出如是評…
- 【IPO一線】OPPO/螞蟻集團供應商奧比中光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 【IPO一線】OPPO/螞蟻集團供應商奧比中光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 【IPO一線】OPPO/螞蟻集團供應商奧比中光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 華映科技:28億元定增申請未獲審核通過
- 華映科技:28億元定增申請未獲審核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