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咨詢:GaN快充達到甜蜜點,中低壓市場迎來更多殺手級應用
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
- PD快充拉開GaN市場爆發的序幕,滲透率遠高于行業預期。
- 中低壓GaN將在更多消費電子電源、工業(數據中心)、電動汽車等領域大展拳腳。
- GaN功率器件大規模應用仍面臨制造、可靠性、成本等方面挑戰。
- 國產GaN廠商可以以消費電子應用為突破點,積累技術和市場經驗后再向門檻更高的工業、汽車應用進軍。
10月20日,納微半導體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首家氮化鎵(GaN)功率芯片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10億美元。隨著手機快充大規模采用,GaN高頻高效的優勢充分展現,受益于這一輪的東風,TrendForce預計納微將以29%的出貨量市占率拿下今年全球GaN功率市場第一名。
在《集微咨詢: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蘋果GaN快充,拉開下一個GaN爆點的序幕》中集微咨詢(JW insights)分析指出,隨著中低壓GaN技術不斷成熟,競爭力提升,這將大大加速GaN生態的發展和成熟,成為GaN大規模商用的真正爆點。如果按照工作電壓來分類,全球功率器件約68%應用在0~900V的區間。如果以2021年442億美元的功率器件市場來看,全球GaN功率器件的潛在市場規模約300億美元。如果能彌補制造、可靠性、成本等方面的不足,繼快充等高壓應用爆發之后,中低壓GaN功率器件將有望在消費電子、汽車、工業等領域中煥發更大的活力。
消費電子
GaN功率器件在快充領域的應用拉開了市場爆發的序幕。CASA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PD快充GaN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約1.5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4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97%。而2020年全球PD快充GaN功率器件器件市場規模超過3億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90%。
此前Yole預測,至2024年GaN電源市場CAGR可高達85%,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從當前的情況來看,GaN功率器件器件在PD快充領域的實際滲透速度遠遠高于預期。
OPPO在今年7月舉行的閃充開放日交流活動上,首次將低壓GaN應用在了手機內部電路上,用一顆GaN開關管取代兩顆串聯的硅MOSFET,實現快充充電的路徑管理。隨著GaN的大規模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低壓GaN應用市場還將進一步拓寬,更多使用傳統硅器件的場合,如電腦主板、筆記本主板上面的核心供電、車載充電器、逆變器等,內部的硅器件將被GaN所取代,獲得更輕更小的產品體驗。
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接下來在低壓、小功率電源領域,包括LED驅動電源、電動工具電源、消費電源、D類音頻功放、手機無線充電等應用中,GaN功率器件將有望成為驅動市場的新力量。
Orchard Audio的基于GaN Systems GaN技術的500W立體聲氮化鎵流媒體Hi-Fi音頻放大器(左上)
例如隨著GaN晶體管技術的應用,消除了Qrr(反向恢復電荷),Coss(輸出電容)也大幅度降低,在確保提供最好THD + N結果的同時,能夠以更高的開關頻率運行。小巧封裝所固有的低RDS(on) (max)使D類GaN放大器可以在小體積內提供高音頻保真度,而無需笨重的散熱解決方案。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的音頻品牌生產基于GaN的放大器。
電動汽車
在去年的PCIM Europe 2020展會上,GaN Systems介紹了一款All-GaN(全氮化鎵)汽車,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太陽能蓄電池,證明了GaN在汽車功率轉換方面的可行性,同時也證明了GaN適合所有需要更高電壓、頻率、溫度和效率的應用。如今,已有多家企業嘗試讓GaN“上車”,在牽引逆變器、DC/DC、車載充電器、LED照明驅動領域躍躍欲試。
2020年6月,安世半導體推出新一代650V GaN FET,應用于車載充電器、高壓DC/DC轉換器和發動機牽引逆變器;11月TI推出了首款面向汽車應用的帶集成驅動器、內部保護和有源電源管理的650V GaN FET;2021年5月ST宣布推出STi 2 GaN解決方案,適用于車載充電器、用于自動駕駛的LiDAR、雙向DC/DC轉換器、D類放大器和電源轉換系統……
與硅功率器件相比,GaN功率器件的優勢在于最大可提高四倍的開關速度、電壓和電流交叉損耗更低、功率密度最高可提升40%、降低整車系統重量和成本等。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未來GaN功率器件在電動汽車牽引逆變器(650V/900V GaN)、48V/12V DC/DC(100V GaN)、車載充電器(650V/900V GaN)、激光雷達(100V GaN)雷達等應用中得到大規模應用。
Yole數據指出,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會是GaN功率器件的全新應用場景,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30萬美元增加到1.6億美元。
工業(數據中心)
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演進,要求數據中心有更強的計算能力、更大的存儲能力及更快的傳輸能力,服務器單機柜的功率也隨之不斷提升。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中國數據中心用電量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2023年年均總能耗增長率高達10.64%。
研究指出,如果全球采用硅器件的數據中心都升級為GaN器件,將減少30~40%的能源浪費,相當于節省了 100兆瓦時太陽能和1.2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對“雙碳”目標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柱。
GaN器件用于從交流電(AC)到直流電(DC)的電源轉換,然后用于轉換負載的直流(DC)電源,可以將整體效率從原來的77%提高到84%。傳統的電源機柜,差不多需要10個電源供應30個服務器,而使用GaN器件的電源模塊由于能量密度高,6個電源就可以帶動34個服務器,能量密度提升就使得硬件尺寸更小,無需建造更多數據中心就可以放置更多服務器,實現數據中心容量增長。行業數據指出,基于GaN、用于服務器和數據存儲產品的電源裝置(PSU)每年可為大型數據中心運營商減少超過1億美元的能源成本,并減少近1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國也已經在“十四五”計劃中將建設“面向大數據中心應用的GaN基高效功率電子,應用于數據中心電源的GaN電力電子器件”提上日程。預計,未來這個市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66.5%。
GaN仍需克服的挑戰
GaN在性能、效率、能耗、尺寸等多方面較市場主流的硅功率器件均有數量級的提升,但制造GaN器件所涉及的每一道工序相較硅器件要求都更高,以獲得最佳的器件性能和可靠性。實現快速開關、高功率密度和高擊穿電壓的GaN器件,需要高質量的外延,Si襯底上GaN外延最大的挑戰來自于熱失配以及晶格失配引入的殘余應力,應力會導致外延片發生龜裂、翹曲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需要引入AlN或AlGaN層來解決應力調控等問題;另一方面,Si 和GaN 之間的晶格失配也會在外延層中引入大量的缺陷,降低了材料的晶體質量以及器件的性能,因此需要增加Si 襯底GaN外延層的厚度來降低缺陷。
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在制造方面,GaN仍面臨以下關鍵挑戰:
首先是原始創新能力較低。國內開展GaN等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和材料的研究比較晚,與國外差距較大,且GaN是涉及重要國防軍工產品的關鍵技術,國外對我國實施相關技術封鎖,因此當前我國在該領域核心材料、器件等方面的原始創新能力仍然薄弱。
其次是國內GaN器件的外延技術仍待提升。目前大多數GaN功率器件均采用硅襯底,而硅基GaN外延片制備技術仍然存在應力調控、晶格失配等問題,在原材料配方設計、制造工藝技術、配套設備工藝設計、自主研發能力、資本實力、產業鏈資源等各方面的能力儲備缺一不可。
其中,GaN的外延生長方面面臨的挑戰更為突出,缺陷密度、晶圓內均勻性和技術產業化都是業內探索的重點。尤其是隨著GaN器件制造逐漸從6英寸向8英寸晶圓過渡,鑒于GaN和硅在膨脹過程中不同的晶格常數和熱系數,在硅上生長外延GaN以形成穩定可靠的HEMT,這從超晶格結構和應力控制方面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藝。
成本也是GaN遲遲不能進入主流應用的阻礙之一。多年來隨著技術和產業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步認識到GaN的性能優勢,包括更高的功率密度和功率效率,但許多電源系統制造商(尤其是對價格敏感的消費類電源制造商)還是選擇等待GaN功率器件價格逐步接近硅器件時才開始應用。對此,GaN也如同傳統半導體材料、器件的發展規律一樣,大規模量產可幫助有效降低成本。比如,一個月產能4K片的晶圓廠和一個月產能40K片的晶圓廠,其晶圓的成本可能會相差好幾倍。
在這方面,今年6月國產廠商英諾賽科(Innoscience)全球首個8英寸硅基GaN晶圓廠投產,助推其出貨量市占率從2019年的6%一舉攀升至今年的20%,躍升為全球第三,可見IDM模式優勢將在GaN產業高速發展中逐步顯現。
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當前較為普遍的6英寸晶圓用來做低壓GaN沒有任何優勢,其性價比與硅器件相比無法體現,這是低壓GaN面臨的一個困境。然而今年來GaN的制造開始逐步轉向8英寸晶圓,可以提高性能的同時將生產成本降下來,這是降低低壓GaN器件成本的一個關鍵點。隨著出貨數量快速增長,GaN功率器件價格已經逼近硅MOSFET的價格,將促使市場越來越廣泛地采用。
另一方面,GaN器件的平均價格在不斷降低。根據分銷商Mouser數據,2020年80%的在售GaN HEMT產品為耐壓650V,100V、900V僅有少數幾款。技術和價格均不穩定。650V產品到2020年底平均價格約為2.73元/A,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5%。盡管市場需求火爆和疫情影響供應鏈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GaN芯片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依然呈現出整體價格下滑的趨勢。CASA Research數據指出,2020年底,面向PD快充的650V GaN HEMT實際成交價格區間已經來到0.5元/A以內,與硅器件的價差已經縮小到1.5倍以內,已經達到了甜蜜點。考慮上系統成本(包括周邊的散熱、基板等成本)和能耗等因素,GaN模組已經具備一定競爭力。
結語
更低的能耗是行業不變的追求。隨著需求端對供電系統電源功率密度需求的不斷增加,供應端功率器件設計和制備工藝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產業鏈各方的努力攻關下,繼快充等高壓應用爆發后,GaN功率器件將在消費電子、汽車、工業等領域中煥發更大的活力。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確立提速,對第三代半導體需求猛增,產業的關注度日益增高,國產化需求下,促使GaN在更多領域的應用的滲透率將進一步加深。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本土GaN廠商可以以門檻較低的消費電子為突破點,提升在材料、器件、制造工藝等方面的技術水平并在下游應用中進行充分驗證,積累更多量產、商業化經驗再向數據中心、電動汽車等要求更高的行業進軍。(薩米)
,楊冪13分鐘,襪絲,做曖暖愛視頻每一刻 http://www.cityruyi.com/lm-2/lm-3/8712.html- 標簽:,新道亞里沙,魔幻手機2傻妞歸來3,新華制藥股吧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集微咨詢:GaN快充達到甜蜜點,中低壓市場迎來更多殺手級應用
集微咨詢(JW insights)認為: - PD快充拉開GaN市場爆發的序幕,滲透率遠高于行業預期。 - 中低壓GaN將在更多消費電子電源、工…
-
利亞德:目前驅動IC不缺貨,成本較之前也已大幅回落
消息 近日,利亞德董秘李楠楠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上半年原材料包括驅動 IC、PCB,燈珠都有不同程度漲價,尤其是驅動IC,當時…
- 【專利解密】豪威科技圖像傳感器有效提高圖像質量
- 泛海統聯凈利潤一路狂飆,研發費用占比大幅領先同行
- 日經:蘋果通知供應商11月-1月加快iPhone生產
- 曝OPPO首款自研芯片為NPU,采用臺積電6nm工藝
- 英偉達:顯卡供應明年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