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銷模式合理性存疑,正海科技能否順利成為“正海系”第三家上市公司?
報道,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月銷走高,銷量增速也遠超傳統油車,智能汽車將成為新的智能移動終端的聲音越來越大。在這種趨勢下,車載觸摸屏的尺寸較之前顯著放大,而且雙聯屏、三聯屏在汽車終端已經有不少應用。
日前,主營業務為觸摸屏的煙臺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海科技)正式向創業板發起沖擊,經筆者查詢發現,其IPO申請已獲深交所創業板發審委受理。
不過,翻閱正海科技IPO招股書發現,該公司雖然受益于下游終端應用的爆發實現了業績的突飛猛進,但是其存在大量客戶、供應商重疊的情形。
轉型順利,營收、凈利雙雙高增
正海科技成立于2011年,2016年1月,公司完成股改,同年7月,正海科技登陸新三板,不過僅僅兩年后,2019年8月,正海科技從新三板摘牌,正式向創業板發起沖擊。筆者查閱資料發現,正海科技隸屬于正海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正海集團),實控人為秘波海。
目前,正海集團旗下已經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正海磁材和正海生物,如今,正海生物的受理,或許將成為“正海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正海科技主營產品為觸摸屏和傳感器,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辦公設備、工控設備、智能手機等各種智能終端設備。
近年來,正海科技布局中大尺寸觸摸屏領域,產品戰略的成功轉型使得公司業務規模迅速擴大,經營效益大幅提升,在行業競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踩中風口的正海科技,近年來業績突飛猛進,尤其是在2020年,凈利潤同比實現翻倍以上的增速。
具體來看,在2018年-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正海科技營收分別為3.03億元、4.04億元、5.08億元、2.81億元,最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9.34%;凈利潤則分別為393.12萬元、1497.95萬元、4274.52萬元、3084.75萬元,最近三年符合增長率高達229.75%,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分產品來看,占據營收主要來源的觸摸屏產品告期內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73億元、3.50億元、4.34億元、2.4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02%、89.40%、87.78%和90.22%。
另外一項傳感器業務則占比相對較小,報告期內其營收占比分別為8.98%、10.6%、12.22%、9.78%。
銷量方面,報告期內,觸摸屏的銷售數量分別為584.35萬片、488.97萬片、528.25萬片和347.95萬片銷售單價分別為46.76元/片、71.68元/片、82.07元/片和70.85元/片,最近三年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對此,正海科技指出,主要系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將業務重心由手機領域迅速轉移至非手機的汽車電子等市場,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銷量的快速增長。并且,在此基礎上,公司與客戶的合作不斷加深,逐步實現大批量供貨。
截至目前,正海科技產品通過下游客戶廣泛應用于豐田、三星、富士施樂等知名終端品牌。
與大客戶購銷模式合理性存疑
雖然正海科技的產品終端應用都是各個領域的知名品牌,但是其產品往往需要先銷售給下游的觸控顯示模組加工廠商,最后才能搭載到終端廠商的產品上,所以,其前五大客戶均為零部件相關廠商。
招股書顯示,在報告期內,正海科技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分別為1.96億元、2.17億元、3.10億元、1.63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36%、55.35%、62.84%和59.73%。
截至2021年上半年,正海科技前五大客戶分別為天津長瀨、伯東及子公司、佛吉亞歌樂、德賽西威、LG伊諾特,營收貢獻最大的天津長瀨占比為23.38%,所以公司沒有嚴重依賴單一大客戶的情況。
但是,正海科技存在客戶、供應商重疊的情形,而且這種情況還比較嚴重。其中,第一大客戶天津長瀨和第二大客戶伯東均在列,并且占比同樣也是分列一二名。
招股書顯示,在報告期內,正海科技累計向交易對象采購的金額分別為4261.86萬元、5630.35萬元、1.18億元、5107.12萬元,占比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8.03%、15.84%、30.86%、26.09%,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而累計向交易對象銷售的金額則分別為1.52億元、1.58億元、2.25億元、1.41億元,占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0.05%、39.16%、44.34%、50.26%。
其中,在2021年上半年,正海科技向第一大客戶天津長瀨采購2420.45萬元的ITO膜,采購占比為12.37%,而向天津長瀨銷售了6389.05萬元的汽車電子觸摸屏,銷售占比達到22.74%;此外,公司還向第二大客戶伯東采購了124.13萬元的芯片,采購占比為0.63%,但是公司向伯東銷售了4560.5萬元的辦公設備觸摸屏,銷售占比達到了16.23%。
報告期內,正海科技與天津長瀨之間同時存在采購和銷售的雙向交易,即:從客戶處采購原材料,加工之后再轉手賣給客戶,并且交易金額位列第一位。
針對上述情況,正海科技聲稱購銷相互獨立,交易具有真實業務背景和商業合理性。
但是,這種交易方式,作為獨立購銷業務是否具備真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生產加工的復雜程度是否涉及復雜的工藝、產品變動是否很大、以及風險報酬是否能夠順利轉嫁?
綜上來看,雖然正海科技近年來業績高增,但是其與客戶之間的購銷關系錯綜復雜,購銷模式恐遭交易所進一步問詢。作為“正海系”的第三家潛在上市公司,正海科技的IPO之路還很長。(Arden)
,信念是什么意思,好媽媽韓國4中字韓國電影,天涯在線書 http://www.cityruyi.com/lm-2/lm-3/3207.html- 標簽:,比特幣中國被收購,火影之寧次傳說,丁香五月綜合繳情電影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購銷模式合理性存疑,正海科技能否順利成為“正海系”第三家上市公司?
報道,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月銷走高,銷量增速也遠超傳統油車,智能汽車將成為新的智能移動終端的聲音越來越大。在這種趨勢下,車…
-
瑞昱Q1或上調Wi-Fi SoC、以太網芯片報價
圖源:電子時報 據業內人士透露,網絡芯片供應商瑞昱半導體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提高其Wi-Fi SoC和以太網芯片的報價,以反映代…
- 英特爾:將通過混合鍵合將封裝互連密度提高10倍以上
- 重塑汽車供應鏈,分銷商將扮演什么角色?
- 因鋰等原材料供不應求,動力電池或將在2022年漲價
- 中瓷電子:消費電子陶瓷產品生產線募投項目計劃建設期為36個月
- 聯合光電:公司目前AR/VR的規劃產能達20萬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