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視野】專利交易活躍,LED相關企業訴訟風險或增加
報道 日前,韓國LG Innotek醞釀已久的專利出售計劃終于落地,專利交易量預計達1萬項。買方是成立剛剛3個月的中國企業蘇州樂琻半導體公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該公司就是為了購買專利而成立的公司,尚無量產產品,不排除專利二次出售的可能性。如此海量的LED技術相關專利流入市場,必將對LED行業專利實力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經過過去十余年的發展,國內LED照明和顯示行業已完全成熟,加上相關企業專利實力的穩步提升,競爭已從簡單的產能、價格戰轉向價格、產能、專利的全方位競爭。LED相關行業成為知識產權風險最高的領域之一。IncoPat專利數據查詢顯示,LED專利轉讓的巔峰過后往往會迎來訴訟的小高潮。國內LED企業專利交易活動的活躍表現,或許會為相關企業高企的知識產權風險再添一把柴。
美、韓、中先后發力LED市場,推動專利增長
記者根據IPC分類號檢索發現,全球LED相關專利接近43萬項。其中,美國專利10萬余項,日本專利超過9萬項。中國作為后起之秀相關專利逾8萬項,已成為全球第三大LED公開國。
圖示:近20年全球LED相關專利公開趨勢(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
專利公開情況顯示,2013年以來全球LED相關專利公開呈爆發式增長趨勢。分地域來看,中國、美國、韓國LED專利公開量的大幅增長,是全球專利公開在2013年后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圖示:主要區域LED專利公開趨勢(來源:incoPat專利數據庫)
具體而言,美國專利公開量自2013年前后開始進入增長周期,至2015年前后增速放緩。韓國則于2015年前后相關專利公開量開始增長,至2017年增速趨緩。而中國LED專利公開量的高速增長就起自于2017年,至今仍處于高速增長周期。美、韓、中的先后“發力”與LED相關產業鏈在全球范圍內的轉移軌跡基本相符。
中國LED專利的激增一方面是市場全面成熟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相關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和實力提升的表現。從國內LED大企業開打專利戰到中國LED公司取得337調查勝訴,無不說明國內LED行業轉型升級態勢。早在2020年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專利侵權時,LEDinside研究總監王飛就曾在與記者的交流中表示:“傳統的競爭手段主要是搶客戶和拼價格。但目前LED產業的產能已經供過于求,價格戰也已‘殺’到現金流水平,部分廠商已出現現金流虧損,兩種方式繼續拼下去已經沒有意義。專利戰在國際大廠間從來沒停過,只是以前國內廠商普遍專利水平、儲備不那么足,沒有條件打專利戰。隨著三安光電通過收購、研發等方式豐富專利庫存,已經有了資本運用專利武器,把競爭焦點從拼價格、拼產能轉向拼專利。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國內廠商實力提升到可以進行專利競爭的程度了。”
中、日、韓企業“三分天下”,京東方領銜國內專利榜
具體到企業層面,雖然屬于日本LED企業的時代已經過去,不過日企仍然是LED相關專利的申請和持有“大戶”。全球前20大LED專利申請者和當前權利人中,分別有12個是日本企業。相比之下,韓國雖只有兩家企業上榜,但兩大巨頭三星和LG牢牢占據兩個榜單前兩名,二者所擁有的專利超過其余18家企業專利之和的一半。可喜的是,中國企業同樣表現亮眼,京東方、華星光電和深天馬在全球LED專利前20大申請人和當前權利人榜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排名相當靠前。(以下數據統計以集團為單位,子公司數據一律計入母公司,不做單獨統計。)
圖示:申請&當前持有LED技術領域專利最多的實體
對比前20專利申請人和當前權利人數據可以發現,三星、LG、京東方、日本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華星光電等LED專利最主要的申請者,同時也是專利交易市場的活躍者。半數以上上榜企業當前所擁有的專利量都在專利申請量之上,意味著這些企業通過專利交易等方式優化資產之余,保持穩定的專利積累速度。某種程度上代表,專利能夠為公司帶來相應收益,與公司業務形成良性循環。
而如飛利浦等公司申請專利量明顯高于現有專利數,則是有意識地剝離資產的結果。有較大可能是保有并運營大量的專利已經成為公司的負擔,導致其需要通過對外出售減輕負擔;或者公司相關業務已經剝離,留下相關的專利資產也無法帶來足夠回報。
圖示:申請&當前持有LED技術領域中國專利最多的實體(含國外申請者)
中國專利方面,申請者和持有者同樣以中、日、韓三國企業為主。中國大陸企業在中國專利的20大主要申請者和持有人中占有一半席位,且不少企業排名相當靠前,其中以京東方居首。韓國仍是三星和LG兩大巨頭上榜。日本企業申請的中國專利數普遍大于其當前持有的中國專利數。申請了專利卻沒有繼續持有,可能是專利轉讓出售、失效、到期、申請者未繼續繳納年費等多種原因造成的,但無疑代表日本LED企業已經失去繼續保有大量中國專利的動力。其背后是日本LED企業走向衰落,并退出中國市場回歸本土。
專利交易活躍可能推動訴訟增長
專利競爭的基礎是專利,相較于自主研發,收購是加速專利積累的有效方式。國際專利大廠一般會通過專利交易優化專利資產,而新興廠商則可以通過交易補充專利儲備。所以,專利交易在國際廠商間非常普遍,近年來,國內廠商也逐漸活躍在這個市場中。據報道,今年5月,中國企業在美國買入的專利至少2135件,其中交易最多的專利就是LED相關專利。
過去20年的LED專利轉讓及訴訟數據則顯示,全球LED專利轉讓和訴訟均呈現波動上升趨勢,且二者的峰值交替出現。換言之,專利交易的巔峰時期過后,往往會出現專利訴訟的小高潮。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專利的收購者中不乏以專利運營為業的NPEs(非實施實體),NPEs購買專利的目的就是通過攻擊相關廠商獲得收益。同時,能夠進入專利交易市場,特別是交易不止一次的專利,往往質量較高,更可能出現在訴訟中。
據incoPat數據,40余萬項LED相關專利中涉及訴訟約7000項,占比約1.6%。而有轉讓記錄的約12萬項LED專利中,涉及訴訟的2000余項,占比2%。轉讓不止一次的專利近6萬項,其中近2000項有訴訟記錄,占比超過3%。以此類推,轉讓9次及以上的專利中,涉訴比例已經達到6.5%。一言以蔽之,轉讓次數越多的專利,越可能涉及訴訟。
按照這一規律,近期LED相關專利買賣的活躍,特別是LG Innotek與樂琻半導體之間的大規模專利交易,可能預示著未來LED相關廠商知識產權風險的增長。
備注:本文數據以發光組件、系統、材料等相關的IPC分類號為統計依據,所涉專利以LED相關技術為主,同時不排除覆蓋LCD、OLED等技術的可能性。
(清泉)
,安卓手機瀏覽器下載,超變傳奇版本,情商高的聊天語句900句 http://www.cityruyi.com/lm-2/lm-3/3220.html- 標簽:,metcn新模特,37niu.com,乖你終于屬于我了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芯視野】專利交易活躍,LED相關企業訴訟風險或增加
報道 日前,韓國LG Innotek醞釀已久的專利出售計劃終于落地,專利交易量預計達1萬項。買方是成立剛剛3個月的中國企業蘇州樂琻半導體…
-
苗圩:芯“荒”之后,中國應建立自主可控的芯片產業體系
2021中國汽車論壇于6月17日-19日在上海嘉定舉辦,本屆論壇旨在國家“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探索新的產業戰略和企業戰略。以討論構建以…
- AMD蘇姿豐:數據中心具有戰略意義 疫情使半導體行業重要性凸顯
- Strategy Analytics:Q1全球5G手機出貨近1.36億部,OPPO成最大黑馬
- 【芯歷史】成立、獨立再到復興 榮耀都經歷了什么?
- 【芯視野】突破技術和產能重圍 數十億量級的藍牙BLE賽道誰稱雄
- 一周概念股:功率半導體新一輪漲價潮來襲,產業鏈迎來了榮耀“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