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學會說話有點口吃,擔心以后改不了?這幾點要注意好!
在兒子嘟嘟語言快速發展的2歲半,家里人發現嘟嘟突然有點口吃了。
“媽媽,我......我......我......想吃......火......火......腿腸。”
“媽媽,外......外......外婆去哪......哪里了?”
看到平時說話好好的兒子一下變成了“小結巴”,媽媽著急了,于是大聲說道:“別著急,慢慢說,來!再跟媽媽好好說一遍!”
嘟嘟根本不知道結巴意味著什么,看到媽媽著急又好像“兇巴巴”的樣子,就更“口吃”了,結果,到嘴邊的簡單幾句話,怎么也說不出來,小臉還憋得通紅。
幼兒教育專家說:“一般來講,孩子在兩歲左右時,詞匯量只有200左右。盡管他的語言能力在迅速發展,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仍處在流暢表達的初期,想說的話并不能很容易地被完全表達出來,因為他并不能迅速選擇與他的想法相匹配的詞匯。”
另外,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提升,他們希望用更豐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想法。而此時,孩子的語言儲備量往往跟不上他們的思想速度。
換句話說:孩子的嘴巴跟不上他的腦子,于是以“結巴”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孩子比較興奮,又急于表達自己時,更會出現“口吃”的現象了。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別忘記了,2-3歲的孩子,除了是語言高速發展時期,還是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嘟嘟媽媽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只要和爸爸在一起呆的時間久了,兒子的“口吃”現象會更嚴重,但是一旦離開爸爸,比如有段時間跟著外婆回老家玩耍了1個星期,媽媽就發現嘟嘟基本沒有“口吃”的情況。
不僅吐詞清楚,還說話流利,即使偶爾的不連貫,完全是正常2歲孩子該有的狀態,家人幾乎都要忘記他曾經“結巴”過。
原來,爸爸說話會口吃,特別是在書房跟別人通電話時,不聽不知道,口吃到令人發指,兒子又很喜歡聽大人講電話,即使是媽媽陪著嘟嘟在另外一個房間玩,兒子也不經意地聽到,并模仿去了,因為孩子并沒有意識到“口吃”是一個問題,他只覺得好玩。
在《捕捉0-6歲兒童敏感期》一書中也指出: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出現的“口吃”現象并不是真正的口吃。隨著他們的成長,當他掌握的詞匯量足以支撐他想表達的想法和認識時,“口吃”的現象就會消失。
也就是說,孩子的口吃是他在成長過程中語言敏感期的正常表現,是其語言與思維的暫時脫節的合理范圍。
所以,家長不必過分緊張,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
01 適當遠離有成人“口吃”的環境
就像上文中的例子,嘟嘟媽媽及時觀察到了因為爸爸的口吃,導致兒子的模仿。所以,當孩子突然出現“口吃”的現象時,可以先篩查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或其他經常所處的環境,是否有“口吃”的大人影響。
如果有,就想辦法提醒家人注意或者直接讓孩子少跟口吃的家人接觸,避免孩子模仿成習慣,成為真正的“口吃”,到時候再糾正就沒那么容易了。
02 一定不要馬上斥責、譏笑孩子
當家長面對孩子暫時的“口吃”時,千萬不要嘲笑、斥責孩子,更不能打罵。就像文初的嘟嘟媽媽,由于著急,第一時間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兇巴巴的樣子嚇壞了兒子,他就更表達不出來了。
即使是本能地要求孩子“好好說,別磕巴”也是不可取的,父母的著急情緒孩子都能感知到,父母的焦慮無形中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產生更強的壓力感和緊張,甚至膽怯,加劇孩子的“口吃”程度,或者不敢說話,就得不償失了。
03 溫柔耐心地鼓勵孩子“慢慢說”
當孩子說話“結巴”時,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把關注點更多放在孩子“慢慢說話”上,而不是“話說得怎樣”上,要溫柔且耐心地鼓勵。
同時,父母也可以孩子把他想說的、沒說完整的話表達出來,讓孩子確認爸爸媽媽有沒有理解他的意思,并讓孩子跟著父母重復說這句話。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一方面表達了父母對孩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教孩子如何正確表達。
04 學會等待孩子的表述
短視頻中,一位寶爸分享自己帶娃的經歷時說:“我女兒說話磕巴時,如果我不明白她想說什么,我會一句話也不說,微笑耐心等待,直到她經過多次‘口吃’,終于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后,我會蹲下來,看著女兒的眼睛,認真、慢慢再重復一次她剛剛說的話,然后再讓她自己慢慢說一遍。有時候,女兒不會表達或者表述不正確時,我就會適時糾正,告訴她正確的詞匯,讓她再重復一次。”
如此循環往復,經過多次刻意懸念之后,這位寶爸的女兒一直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口吃”問題,心理上也沒有受到什么傷害,而且詞匯量增加了許多。
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又睿智的父親。他知道等待女兒,這一點,值得我們很多父母來學習。父母擺正心態,不急不躁,要有“只知耕耘,不問收獲”的精神,在這種心態下,你就會不經意間發現,孩子的“口吃”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05 放低對孩子的期望
在孩子暫時“口吃”的特殊時期,父母還應注意放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語言環境,不能因為“口吃”就強行要求孩子馬上改正,送到特殊學校訓練或者背順口溜等。
可以在孩子愿意的情況下,陪孩子一起朗誦詩歌、童謠,即使孩子一時說不上來,你的一個微笑、鼓勵的眼神、安慰的話語,都能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06 對孩子持續的口吃現象不能掉以輕心
一般來說,孩子語言敏感時期的“口吃”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但是,凡事都不能太過于絕對化。
如果孩子的“口吃”現象因為某些其他因素而持續時間較長,成為了真正的“口吃”,父母是不能放任不管的。專業的問題還需咨詢專業人士,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做診療,弄清楚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原因。不要因為掉以輕心而耽誤治療,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健康發展。
結語
口吃,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恐懼。真正的口吃不是器官的功能性疾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大多數2-3歲孩子的口吃現象,是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語言與思維的合理脫節,即“我的嘴巴還跟不上我的腦子”。所以,家長們不用過于擔心和焦慮,做到以上幾點,就可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這個語言的特殊時期。
,宋朝皇帝列表,別惹螞蟻國語版,俄羅斯方塊重錘版 http://www.cityruyi.com/lm-2/lm-1/3787.html- 標簽:,新組詞,洛克王國勇者大挑戰攻略,最黑暗侵襲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孩子剛學會說話有點口吃,擔心以后改不了?這幾點要注意好!
在兒子嘟嘟語言快速發展的2歲半,家里人發現嘟嘟突然有點口吃了。 “媽媽,我......我......我......想吃......火......火......腿腸…
-
陳韋帆加盟晶瑞股份,擔任光刻膠事業部總經理職務
8月1日,據晶瑞股份披露,為加強光刻膠事業部整體實力,加快光刻膠產品的推進速度,抓住行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在G/I線…
- 恒玄科技:BES2500系列芯片已獲OPPO、華為、榮耀等品牌新機型采用
- 京東方計劃擴產柔性OLED產能,供貨蘋果iPhone系列產品
- 對身體最好的3種食物,補充營養、排毒養顏,早吃早健康!
- 高血糖不要慌,這幾種食物每天吃一點,慢慢“逼走”糖尿病
- 濕氣的“大克星”,每天喝一杯,濕氣排得一干二凈,體重也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