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損了容易,修復很難,好醫(yī)生的關鍵是這一點!
1
從桂枝湯說起。
首先講一下桂枝湯。桂枝湯是傷寒的第一方,為什么叫第一方?桂枝湯,書上說叫“君臣佐使”,把這個說得很清楚了。我不這么看。桂枝湯這幾味藥很有意思:桂枝是肉桂的延伸,它不是解表藥,是溫里藥。在解表這個系列里面用桂枝解表,必須是內里陽氣不足,不足以托,才用它。
比如小孩感冒,你上來就用桂枝,肯定不對,想都別想。那小孩得多弱啊——上來就用桂枝,因為小孩都是稚陽之體,不會體內的真陽不足,除非小孩面色晦暗真陽不行,才用這種溫里藥托解表藥,否則的話一入手就錯了,它就變成了斂邪之物。小孩得病大多數都是因為內有積滯,外感寒熱,出現的病,不需要再溫里,他里面都足夠熱,然后著涼了,著涼導致什么?汗毛孔不能及時的開關,所有的外感都是這么來的。外感了之后,現在臨床的方法,物理降溫,給孩子洗冷水澡可以降溫,這在中醫(yī)來講是大逆不道。
因為什么?汗毛孔本身就開關失靈了,你再給他用物理降溫就害他了,它不是西方那種邏輯。西醫(yī)的前提是西方人的體質,他們的汗毛都重。西方人的皮足夠厚,就是他老了他皺得厲害,為什么?他皮厚,要厚于東方人,所以他的汗毛也發(fā)達,汗毛孔粗;東方人皮相對薄一點,因為他吃的東西不斷熏蒸的結果。皮膚薄的本身就關不上了,開不開了,你再去刺激他也實現不了這個。也許你說額頭降溫這個問題不大,局部么,畢竟不是整體,但你整體洗冷水澡,有一種辦法是刺激他寒戰(zhàn)產生應激反應,來實現你提高免疫力。
2
每次損失都是一次記憶,用藥要道法自然。
我說過,每次損傷都是一次記憶,永遠不解除。有人說你所有的病得完之后都沒問題了,增強了你的免疫力,這是一個偏解。其實,最好的是不病,但凡長壽下來的人,很少有病的,都是不病下來的,都很好。他耐力不一樣,相當于它的彈性不一樣,你老病老病他彈性、適應能力就不一樣了,但你不病的話你彈性足夠強,可以足夠壓癟也足夠彈起來。
現在用藥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人體的耐受性是使我們產生了庸醫(yī)的溫床,為什么?人體太奇妙了,你什么樣的藥都可以用,用得多歪都不至于產生明顯的后果,所以才有了“醫(yī)生殺人不用刀”。
所以中醫(yī)天天講:辨證錯了用了反藥就已經是殺人了,這是對醫(yī)生來講要求難度高了。桂枝湯、桂枝、芍藥,芍藥是什么藥?是酸寒的,是泄肝熱的,它能往下引,桂枝是溫通的,后面復方里會加一個姜棗草,姜是干嘛的?解表的,沒它,不汗,你光溫里會出事,所以一定要加這個。于是又誕生一個東西,四逆湯。這附子派里用四逆湯的關鍵是什么?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冬天把涼杯子拿到室內放熱水,會怎樣?會炸!所以當體寒的人用大量的附子,你不給他開散毛竅他會出事。所以要附子、干姜和甘草。甘草既有解毒作用又有中和附子的熱的能力,同時拿干姜的意義在于干姜的開散能力要強,是助一下內熱,把汗毛孔打開,為什么?它不會悶,否則你用附子不用姜,你吃完之后會感覺到很悶,是因為相當于給你一個涼杯子加了熱水沒炸而已,那個狀態(tài)。
所以老子有句話,叫“道法自然”,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天法自然的前提是什么,你一定要用自然物理的原則去認知疾病和你治病的方法。
用藥也是這樣。桂枝湯是干嘛使的?不是說不能用,怎么用?我用了桂枝可以,幫你助一下,但是我在開散的力量上給你加強,我不讓你產生熱,再充實你的內在,它就起到好作用了,所以在量上影響整個方子的變化。所以說桂枝也不一定是溫里藥,可以稱解表藥,看跟什么合作,與姜的比例。
一個人適不適用,要注意到汗毛孔的粗細,汗毛的多少。為了看他耐不耐開散,如果耐得開散你大膽去用,他皮膚就致密,一旦燒起來,你不用到麻黃他開不了,所以要加麻黃給你開散。但是如果這人不是那么厚的皮,我說了是南方人的皮膚,那你就擱點姜、蔥白就行了。
3
找到沖和點。
桂枝湯是第一方的原理,就在于它的沖和力量,是特別適度適中的,所以后世好多用來調和營衛(wèi),調和營衛(wèi)的關鍵就在于用這三個之間的合作比例。你用溫里的力量,開散的力量,因為溫里的力量是一種推動的力量,還有它降收的力量,不讓它往外騰躍,他才不至于積在那,否則你一個溫里藥擱進去了,沒配芍藥,沒有酸寒類東西幫它吸附,它就會往起浮。那這時候就解決不了你要的效果。所以用藥的價值就在于此。所以叫沖氣以為和。
藥和藥之間的合作也是這種力量。最牛的小青龍湯,里面用細辛和干姜,它要給你沖開,否則也成不了小青龍湯。青龍的力量,東方的力量,它借的力量很強勢,跟你的風力相當,才會叫“小青龍”。所以這兩個很重要。五味子配干姜和細辛,才能達到沖的力量。
所以一個很好的醫(yī)生,他開的方子在一個組合里能處處找到這種沖和點的時候,OK,這個病肯定特別容易好。這就是我說的找這種靈感,挺難的。就是說掌握藥性了還得把人判斷對,你用了才會有用,否則就沒有用。包括有些偏方,吃棗可以長壽,你信嗎?得看什么人。脾已經過亢了,再吃棗他就燥,因此,吃多吃少,一定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這是用藥的絕對前提。辨證辨什么?就是要求對一個人的各方面都特別了解。
所以古人說“望聞問切,醫(yī)卜命相”,必須還得會那些東西,為什么?要知道其它你看不見的給你加一點輔佐,你能推出這個人的脾氣秉性,你才能夠結合情志那部分,“三因學說”有這個情志之病,所以以此而劃分。有些人可以從長相判斷,包括來的時候狀態(tài),還包括面部的松弛度、緊張度等等都可以,這個都是要慢慢臨床累加才行。累加所有正向的,摞下來就可以了。
藥物也是一樣,一定要知道藥物的氣味、性味。其實我說人體的氣血就是人體的氣味。你用藥的時候就調那種狀態(tài),調到那個氣味合適,但是是個特別慢的過程。極難,尤其有些人喜歡吃開散類的東西,特別難修復。比如老愛吃燒烤啊,火鍋啊,那個調料的量遠遠大過你中藥的開毛竅的力量,由此而產生的那種損害,再修復的時候特難修。
比如說直腸癌多發(fā),跟吃辣有關系就在這。辛辣開散,最損目了,肝血也受損,什么都受損,但人不覺得,反正舒服了就舒服這一時,病了再說病了,就在這。當一個人習慣老吃這些東西,你再給他用解表藥的時候,你就要判斷你的認知疾病的的方法到底對不對,所以這就是從飲食角度來推斷。因為現在的飲食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脈,包括內在的臟腑結構。
古人說胡椒損肺,現在好多開散的方法更損肺。我們外面的餐飲離不開胡椒,無論去腥啊,提高口感,全是它。肺是特別有意思的一個臟器,嬌臟,你一開它就容易干。這東西開多了,所以好多人到五十歲出現肺纖維化了。他就覺得我什么也沒干,又不是石棉廠的工人,沒摸過石棉那種東西啊,也不是那種搞矽肺的,更沒和礦石接觸,為什么會肺纖維化呢?就是因為開散太過了。
愛洗桑拿也一樣,蒸干了,干蒸啊,蒸吧,因為臟腑的耐受性有度,就不可能永遠都那么耐用,所以人生周期叫生、長、壯、老、已,您提前消費就提前到位嘛。對吧?消費完了你再想找補回去,挺難的。你看,損了容易,修復挺難。
所以學習修復的方法也挺難。加上現在治病有一個大的誤區(qū),就是我們把中醫(yī)都講成了改善癥狀,治愈疾病,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命題。真正的治愈,你把一個疾病給扭轉了就等于脫胎換骨,跟道家修神仙是一個量級,難度之大,可不是現在想象那樣。改掉很多東西才能形成一個正向的,把你那個撥亂反正,靠藥物的能量達不到。撥亂反正是大痛苦,你把體內禍害完了再給它修復,如果再不配合,基本沒戲。
,熱血男人幫 電影,六六寶貝小說結局,丘比特惡作劇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8794.html- 標簽:,羅德島戰(zhàn)紀,釜山行2西瓜在線觀看,北方影院天下美人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臟腑損了容易,修復很難,好醫(yī)生的關鍵是這一點!
1 從桂枝湯說起。 首先講一下桂枝湯。桂枝湯是傷寒的第一方,為什么叫第一方?桂枝湯,書上說叫“君臣佐使”,把這個說得很清楚了。我不…
-
最全、最簡、最效的腹瀉防治方案集!
泄瀉又稱腹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現代醫(yī)學以腹瀉的程度及癥候特點區(qū)分急、慢性。 急…
- 養(yǎng)生從養(yǎng)心開始,減肥則從消氣開始!
- 三個好用的補血妙方!
- 關于中醫(yī),那些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
- 《黃帝內經》三句話道出疾病的三個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