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發胖、長斑…都是宮寒惹的禍?
臉上黃褐斑越來越多?吃的再少,也會發胖?每月“大姨媽”來時,痛得生不如死······宮寒對于大部分女性來說并不陌生,宮寒纏身,輕則痛經,月經不調,重則導致不孕。廣大女性都應該重視宮寒的問題。
一、什么是宮寒?
所謂宮寒,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范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
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于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癥狀者。
宮寒是中醫理論下的病名,不能與西醫的具體病名來套,但是西醫臨床常見的一些婦科急慢性炎癥(如: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等)可以用宮寒辨證治療,在臨床中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宮寒有哪些癥狀?
宮寒并不單指某一種癥狀,而是中醫學對患者形形色色臨床癥狀的總結,例如月經周期延后,月經量少且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后疼痛可得到緩解;白帶清稀量多;嚴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兒發育遲緩等。
主要癥狀:
1
發胖
宮寒者的另一表現是渾身發胖,并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2
月經異常
經前小腹有墜脹感,白帶清稀量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月經周期延后,月經量少,月經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小腹發涼,熱敷后疼痛可緩解。
3
面色晦暗、精神差
平時腰酸腿軟,性欲減退。困倦腰痛、面色晦暗、眼瞼腫脹。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
三、宮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與體質有關
臨床上造成“宮寒”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它與體質有關。例如那些平日里就怕冷,手腳容易發涼的朋友,由于體內“陽氣”不足,就易出現“宮寒”。
很多女性天生體質較寒: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
也有很多寒性體質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這些都會讓身體呈現偏寒的體質。
2
與生活習慣有關
另一方面,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宮寒”。有些女性朋友特別愛吃冷飲,或者為貪圖涼快,將空調溫度調得過低,或者是為了漂亮,在冬天也著裝單薄,這些習慣都易因寒冷邪氣侵襲而導致“宮寒”。
四、宮寒怎么調理?
1
日常飲食
子宮須常暖。中醫學認為,女性屬陰,不要貪涼,吃了過多寒涼、生冷的食物后,它們進入體內會消耗陽氣,導致寒邪內生,侵害子宮。所以即使炎夏,也不要吃過多的冷飲等寒涼之物。
有很多食品,雖然常溫下食用,但它卻是寒性的,如西瓜、梨、綠豆、白菜、白蘿卜、苦瓜等,也要適可而食。
養成飯前喝湯的習慣,一些具有溫熱性質的湯,如酸辣湯、胡辣湯等,可以緩慢地幫助蓄積體內熱能。平時也應該多吃一些補氣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棗、花生、山藥、枸杞、桂圓等。
如果日常有受寒現象,例如淋雨、受涼等,一定要事后補救,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生姜5片,水煎10分鐘,放2勺紅糖,驅走寒氣。
2
泡澡
熱水澡可以改變身體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可以用40度左右的熱水,泡澡10分鐘左右,同時配合腹式呼吸,將手放在腹部,慢慢吸氣,將空氣吸至腹部凸起來,然后慢慢從嘴巴里吐出,反復數次,可以促進骨盆的血液瘀滯的情況,保養子宮。
3
泡腳
把艾葉、紅花、小茴放入水中燒開,待水溫適合時泡腳,有暖宮散寒、活血化瘀、舒通經絡的作用。
4
艾灸
中醫暖宮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穴位艾灸最為簡便且效果不錯,通過燃燒艾絨產生的溫熱刺激來艾灸穴位,可以溫經散寒、生化氣血、并且可以調節內分泌。常用的艾灸穴位有:神闕穴(肚臍處)、關元(肚臍直下三寸)、三陰交(內踝尖上三寸)等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5
日常運動
寒性體質者格外需要經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最簡單。上班、下班隨時都可以。如果在卵石路上走更好,可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慢跑、跳繩都不錯,如果游泳的話要注意最好在溫泉游。
滅門 電影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5254.html- 標簽:,烏拉圭足球世界排名,五猖會,茂利飛車黨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痛經、發胖、長斑…都是宮寒惹的禍?
臉上黃褐斑越來越多?吃的再少,也會發胖?每月“大姨媽”來時,痛得生不如死······宮寒對于大部分…
-
一覺睡到自然醒,再試試這個重要的安眠穴!
01 方法: 1、按揉心經和小腸經,檢查上面是否有痛點,包括少海、小海、肩貞等處,把痛點揉散。 2、再檢查腎…
- 長期23點以后睡,小心這七個地方先壞,補再多覺都沒用!
- 眼下皺紋腎不好,右嘴皺紋肝膽差!
- 從貓屎咖啡看糞便入藥!
- 每天一點黃芪,補益元氣保健康!
- 肝是啞巴,胃是喇叭!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