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是百病之始,秋風起,護好身上7處擋風墻!
《黃帝內經》上講:“風者,百病之始也。”道醫很早就發現風邪是影響身體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頭痛、面癱、蕁麻疹、關節疼痛等情況都與風向變化有關。
秋風起,風邪該如何防?除了注意穿衣保暖外,一定要護好身上的7處“擋風墻”!
一、頭部的擋風墻
1
翳風穴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之義,而風就是風邪的意思。
位置:翳風穴在耳垂后方,距耳根約0.5處之凹陷中央處(見下圖)。
建議:有冷風吹來時,很多人都會立起領子,頭會忍不住往下縮,正好能擋助該穴,避免被風邪侵襲。
大家平時可以常按揉該穴,能緩解“風邪”引起的口眼歪斜、齒痛、頰腫、耳鳴等問題。
2
風府穴
風府穴為風邪易侵之處,風指風邪,府指集聚處。
位置:風府穴在頸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見下圖)。
建議:經常按摩風府穴可緩解因風邪引起的眩暈、頸項強痛、咽喉腫痛等不適。
3
風池穴
風池穴首見于《靈樞·熱病》中,乃風邪犯人停蓄之處,故名風池,是治療風證之要穴。
位置:風池穴在后腦勺、后枕部兩側入發際一寸的凹陷中(見下圖)。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兩邊,輕輕的滑動,到后枕部有明顯的兩個凹陷就是風池穴。
建議:常按揉風池穴對緩解風邪引起的鼻炎、咽喉等不適。
二、背上的擋風墻
1
風門穴
風門穴為風邪出入之門戶,善治風邪,故名風門。
位置:風門穴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見下圖),是治療風邪外襲所致肺衛表證之常用穴,善疏散外風。
建議:按揉風門穴有緩解因風邪引起的傷風咳嗽、頭痛發熱、胸背痛。
2
秉風穴
秉,執掌之意。
位置:秉風穴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舉臂有凹陷處(見下圖)。
建議:秉風穴能夠散風活絡、止咳化痰,經常按揉對可以緩解因風邪引起的肩臂疼痛、上肢酸麻等不適。
三、腿上的擋風墻
1
風市穴
“風市”就是風的市場,道醫認為,這個穴位為風邪的集結之處。
位置:風市穴在大腿上,直立,雙手自然下垂于體側,中指尖所指之處就是風市穴(見下圖)。
建議:泡腳時可以揉揉風市穴,對因風邪而致的傷風感冒、身體抽搐、皮膚痛癢等問題都有很好的緩解。
四、腳上的擋風墻
1
八風穴
八風穴中的“八”,指的是雙足足背有8個穴位點,風指邪氣風邪,八風穴具有排除體內風邪的作用,故名“八風”。
位置:八風穴于人體5個腳趾間的縫紋端取之,左右各4穴(見下圖)。
建議:泡腳的時候揉揉八風穴,有袪風通絡的效果,可緩解因受風引起頭痛、牙痛等問題。
最后,提醒大家,運動時出汗較多,毛孔張開,這時容易被涼風侵襲而誘發健康問題。因此,運動結束后要及時擦汗,不要滿頭大汗在風口吹。躲避風邪,養好人體“小太陽”。
,捭闔錄,巫師世界,股市資訊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1426.html- 標簽:,供銷大集股票,官妖無彈窗,賽爾號第八季幻夢戰記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風是百病之始,秋風起,護好身上7處擋風墻!
《黃帝內經》上講:“風者,百病之始也。”道醫很早就發現風邪是影響身體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頭痛、面癱、蕁麻疹、關節…
-
胃痛胃酸胃脹,別瞎服藥!道醫教你「辨證」!
現在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胃部不適的癥狀常常出現。 例如:胃痛、泛酸、腹脹、噯氣等,這些都屬于胃部的常見問題…
- 引發癌癥、心臟病、糖尿病……這么多病都因為一個字,幾乎人人中招!
- 雙手撞擊運動,常做防百病(實用)!
- 口干、口苦、口臭,肝火旺,用它泡水喝,三天見效!
- 身體好壞全在“四根” 護好了延年益壽!
- 為何“三焦”不通,百病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