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不足,百病生!三個補陽氣方法!
俗話說:養生,其實就是養陽氣。
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大方法來補充陽氣,給大家參考。
按摩腹部
每天早晚平臥床上,去衣袒腹,天冷可蓋上被子,雙手五指并攏,從肚臍眼為圓心,先用左手的指腹和掌根,按逆時針方向按摩81次;再用右手按順時針方向按摩81次;最后再用左手按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
這是健脾健胃的妙法。有人單用此手法,在三個月內就能治好10多年的老胃病。平時偶有食滯或一般腸胃不適,用此手法就能立竿見影。
此法以逆時針方向為補,順時針方向為瀉。上面說的左-右-左的順序為補法。適用于年老體虛,大便常年稀爛,小便清長的人習練。
如果是大便硬結。身體肥胖,面紅耳赤,經常口干舌燥的,就要用瀉法,即改為右-左-右的順序。
這里應注意的是:兩補夾一瀉為補法,即左-右-左的順序。兩瀉加一補為瀉法,即右-左-右的順序。不可單補或單瀉。
脾胃正常的人可用平補平瀉法,即用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的順序。
早晚盤坐
每天早晚盤坐床上,雙目輕閉,五指并攏,
用左右兩手的指腹,同時交叉按摩左右兩足心的涌泉穴各200次。
涌泉穴位于第一足趾端與足根聯線前五分之一的凹陷處。
涌泉穴是足少陽腎經的起點,按摩這個穴位是滋陰補腎,練五臟六腑,活躍腎經內氣,強壯身體,防止早衰的妙法。
搓耳朵
兩手同時搓兩耳,體位隨意,從上到下全部搓到。以搓紅搓熱為度,這是一種全息療法。
耳朵是身體的縮影,身體的每一部分,在耳朵上都有相對應的穴位。因此搓耳朵相當于全身按摩,耳朵上有壓痛點,就說明身體與痛點相對應的部位有了病變,發現了壓痛點,按摩的時候對壓痛點應用力搓摸捏,隨著痛點消失,身體相對應部位的病變也就痊愈了。
在耳垂內側,有個神經衰弱點,神經衰弱患者,一般都能在這個地方找到這個壓痛點,挾捏這個壓痛點,對提神醒腦,治療神經衰弱有很好的療效。
按摩或針刺耳光穴和耳中穴,對退感冒高燒和制止嘔吐具有獨特的功效。
注意事項
1.用第一種手法練10天左右,一般會飯量增加,睡覺香甜,同時會感到有一股暖流(或涼,麻,酸,沉等異樣感覺)慢慢地從下丹田(臍下三橫指)經會陰穴(肛門前兩便之間)尾閭穴(肛門后尾椎骨)、命門穴(背脊上與肚臍眼相對的地方)、大椎穴、玉枕穴,到頭頂的百會穴,再經上丹田(前額),中丹田(兩乳頭之間)回歸下丹田。
2.按摩的部位——肚臍下的丹田穴,有發熱和疼痛感。開始時手法可輕一點,以免擦傷。按摩的部位還會出現一些小丘疹和厚繭。過幾天就脫皮痊愈,這都是正常現象。
3.先用第一種手法練一遍,接著用第二種手法和第三種手法也各練一遍,前后共約20分鐘。這第二個階段堅持練49天。
好的效果表現為:
年老體弱的人,飯量增加,睡覺香甜;
青壯年人則更加健美;
健康有明顯好轉者。
每次只不過花20分鐘,長期堅持練習,可以延年益壽,百病消除。一起來試試吧~
,林中小屋電影,英語外教一對一,媽咪 這貨是爹地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2437.html- 標簽:,鳳凰語文網論壇,凡人修仙傳之仙界篇,王石的新老婆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陽氣不足,百病生!三個補陽氣方法!
俗話說:養生,其實就是養陽氣。 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大方法來補充陽氣,給大家參考。 按摩腹部 每天早晚平臥床上,去衣袒腹,天冷…
-
孫思邈曾說,此穴無所不治!三個動作拉開它,大病惡疾都遠離!
當形容一個人病無可治時,人們常會使用“病入膏肓”這個成語。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實是人體上一對重要的穴位。這么…
- 五類女性最易月經不調,快來看看你到底是不是!
- 每天吃幾粒,腰好腿好血管好!
- 花生加一物,勝吃無數補藥!降壓、降糖、防老花眼,必備!
- 女人的年輕秘方,送給所有年過50歲的女人!(趕緊收藏)
- 六個現象,判斷經絡通不通;只用一招,疏通經絡百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