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發火怎么辦?中醫來支招,人體有個出氣筒!
現代人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很多人總感覺兩脅隱隱作痛、抑郁、胸悶,總想發火或長出一口氣,女性還經常月經不調,其實這些都是肝氣郁結的典型癥狀。
肝為“將軍之官”,主怒。怒傷肝,氣直接影響著肝,肝經與督脈會于顛(頭部),一個人發怒的時候,氣往上沖、血往上涌,形容為“腦袋都快氣炸”。生氣指的就是發火,或郁而不發,或干生悶氣。我們常用“大動肝火”來形容一個氣急之人。
而說到肝火,就不得不提太沖這個奇妙的腧穴。不管是愛發火還是生悶氣,按揉此穴有舒肝理氣、通調三焦氣機的功效。對滅肝火效果良好,如頭痛眩暈、面紅耳赤、口苦咽干等。
我們知道在五臟中,肝主疏泄,喜舒暢而惡抑郁。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正常,或情緒抑郁不舒,都可引起肝氣郁結。這時候氣血也就不能正常運行了,經絡就會出現擁堵。人的情緒是由氣血來主宰,氣血運行不暢,情緒自然就不舒暢了。人會感到抑郁、壓抑,而這些不好的情緒反過來又會加劇氣血的堵塞。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必然會導致人體主要器官功能下降,人體便會生病了。
一、太沖穴
在足背部,從第1、2趾間沿第1跖骨內側向小腿方向觸摸,摸到第1凹陷處即是。
太沖穴顯現的信號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調控著氣血的運行,人生氣、發怒之時,它便會顯現出一些信號,表現為有壓痛感,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對外界更為敏感,甚至于軟組織的張力發生異常。若按壓太沖穴時有壓痛感,那說明肯定有問題。如果沒有也不妨多按揉,因為有時麻木、氣血不通等也可能導致沒有壓痛感。
穴名由來
太,大之意;沖,沖射之狀。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風氣在此向上沖行。本穴物質為行間穴傳來的水濕風氣,至本穴后因受熱而脹散化為急風沖散穴外,故名。
按摩方法
掐壓法:可用大拇指按壓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壓,要有一定力度,感到明顯發麻脹痛,堅持半分鐘到1分鐘,然后再按壓另一只腳。用牙簽或針灸針等扎刺效果更好。
按摩功效
按摩太沖穴有平肝泄熱、疏肝養血、清利下焦的作用,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口苦咽干、月經不調、小兒驚風、癲狂、癇證、脅痛、腹脹、黃疸、嘔逆、膝股內側痛、下肢痿痹等。現代常用此穴治療腦血管病、高血壓、青光眼、面神經麻痹、癲癇、肋間神經痛、月經不調、下肢癱瘓等。
注意事項
按摩太沖穴前可以泡泡腳,使身體更放松,按揉時要用一點力度,以產生輕微的酸脹或脹痛感為宜。按壓完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需要注意的是,凝血障礙者慎用,孕婦禁用太沖穴。
,三國群英傳1單機版下載,夕塵殘楓,騰訊暴跌市值蒸發5000億港元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7996.html- 標簽:,湯燦執行死刑現場,滄海百年電視劇,300170漢得信息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總想發火怎么辦?中醫來支招,人體有個出氣筒!
現代人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很多人總感覺兩脅隱隱作痛、抑郁、胸悶,總想發火或長出一口氣,女性還經常月經不調,其實這些都…
-
健脾不僅有食療,這個方法也不錯!
在中醫理論當中,脾的功能非常強大,被稱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采用喝山藥薏米粥、冬天吃大棗等食…
- 這種補腎的良藥,對腰酸、遺精、盜汗、消渴等癥效果良好!
- 神奇的讀心術:把脈可探知你心理情緒!
- 大部份人都有強迫癥?中醫藥可以拯救強迫癥!
- 洗頭不講究,疾病找上身,千萬注意這五點,尤其中老年人!
- 施今墨用藥精華錄!(歌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