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從何處來?如何祛除更有效?
敵人從哪里入侵,我們就從哪里把它驅逐出境。同樣,寒邪入侵的途徑,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徑。
弄清了這個問題,不僅可以有重點地進行自我保健,防止寒邪的侵入,做到未病先防,而且還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自療。
一、頭部
頭部為“諸陽之會”,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部位。而寒邪容易侵襲人體的陽氣,因此,感受風寒邪氣,頭部首當其沖。有的朋友在戶外行走,突然遭遇大雨,頭部就會感受寒濕。加上頭部陽熱氣盛,毛孔常處于開張狀態,寒邪就更容易侵入。
大多數朋友如果因感受風寒而感冒,都會有頭痛、頭昏、頭部沉重的感覺,這就是寒氣入侵的反應。假如寒氣長期從頭部侵入,就會形成頑固性頭痛、偏頭痛。
從養生角度講,保護好頭部使其不受寒氣侵襲尤其重要。出門在外,特別在寒冷或多雨的季節,一定要注意攜帶雨具,下雨時及時把頭部保護起來。晚上最好不要洗頭,洗完頭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風機吹干,以防寒氣入侵頭部,引起頭痛。
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寒冷,當地老農喜歡在頭上戴個白羊肚手巾,就起到了保護頭部不受寒氣入侵的作用。
二、背部
人體背部有膀胱經和督脈循行,也是陽氣旺盛、容易感受寒氣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漸積,可以引起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以及慢性腰腿痛。而從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這些病癥。
火療、拔火罐、刮痧、針灸、推拿按摩等中醫療法,常選擇背部作為治療部位,就是這個道理。
三、口鼻
口是飲食進入的第一關,冰冷的飲料、寒涼的食物,都可以通過口把寒氣帶入胃部。鼻是空氣進出的通道,寒氣可以隨呼吸侵入肺部。惡心、嘔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噴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現。而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流行時,人們戴上口罩,就是為了防止寒氣的侵入。
四、肚臍
小孩和老人的腹部,特別是肚臍,也是寒氣容易侵入的通道。夜間睡覺,不小心蹬開了被子,腹部受涼,寒氣就會從肚臍進入,引起腹痛、腹瀉。
有經驗的老年人,會給孩子做個兜肚,戴在腹部以保護肚臍,能預防受涼所致的腹瀉。
五、毛孔
全身的毛孔張開時,若不注意保護,寒邪會乘虛而入。劇烈活動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調冷風,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及時喝生姜紅糖水,使寒氣從毛孔排出,可以防止這些疾病。
六、腳底
腳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風寒的地方。長期在冰冷潮濕的地方行走、鞋襪潮濕后不及時更換、睡覺時腳底正對著空調吹,都可以招致寒氣的入侵。經常按摩足底,用熱水浴足,則可以將寒氣從足底排散出去。
七、前后二陰
迎著寒風大小便,性生活之后吹空調,此時寒邪就可以從前后二陰悄然入侵。這是許多男性疾病的根源所在,值得引起注意。
總之,寒氣是“無孔不入”,要防止寒氣入侵,就得保護好我們的五官和這“九竅”。
如果已經寒氣入侵,就需要找方法治療了。炒粗鹽熱敷、刺血拔罐、艾灸等都是可以的。從操作方法上來看,大家更容易操作,可以在家里進行的,就屬艾灸了。
,作繭自縛飄阿兮,在農村干什么掙錢,百度股價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24935.html- 標簽:,帝王修魔錄,虛數的定義,幼兒園食品安全教案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寒從何處來?如何祛除更有效?
敵人從哪里入侵,我們就從哪里把它驅逐出境。同樣,寒邪入侵的途徑,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徑。 弄清了這個問題,不僅可以有重點地…
-
飯后避開六禁忌,身體越來越健康!
要知道,一日三餐是維持我們人體正常運作的基礎。健康的飲食,科學的進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 要想在飯后這半個小時的黃…
- 想要健康長壽:少吃三白,多吃三黑!
- 穴位按摩治療頸椎病,視覺疲勞,就此告別職業病!
- 早晨吃雞蛋對身體是好還是壞?你可能沒想到!
- 男人“強陽穴”,女人“不老穴”,很多人都不知道!
- 本草里的“百變大咖”:是它,是它,就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