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但求其本”,艾灸出"三濁",方可謂治病!
人為什么會生病?
疾病種類千奇百怪,光是常見病就有幾百種。中醫里有一句話叫“治病但求其本”,也就是說,只要找到了產生疾病的本源,不管疾病如何變化多端,皆“萬變不離其宗”,盡在掌控之中。
那么,疾病的“本”是什么呢?或者說,人為什么會生病呢?就在于我們體內有三樣東西:濁氣、濁水、濁物,它們是致病的三大根源。
艾灸到底要灸出什么?
《灸法醫鑒》是這樣介紹艾灸作用的:溫經通絡、祛濕散寒;升陽舉陷、回陽固脫;消淤散腫、拔毒泄熱;預防疾病、保健強身。
在這里面,濕、寒、淤、腫、毒、熱,都歸屬于“三濁”(濁氣、濁水、濁物)。所以,說到底,艾灸就是要把我們體內的“三濁”灸出來,只有把它們灸出來,艾灸才算真正發揮了作用。
為什么“三濁”是人的病根?
1
濁氣
濁氣是相對于清氣而言的,清氣是正氣,而濁氣是廢氣,必須排出體外。比如你跟別人吵架生氣,或者有事兒悶在心里生氣,就是濁氣。很多女性朋友經常覺得小腹脹脹的,很可能就是腸道內充滿濁氣了。
《黃帝內經》曰“百病生于氣”,濁氣堵在心窩就會胸口憋悶,堵在腦袋就會頭暈眼花,堵在胃部就會胃脹胃痛。
濁氣雖然是氣,但是卻阻礙氣血正常運行,極易在體內郁結成塊。因為氣滯必血瘀,血瘀的地方多了,必然會表現出各種癥狀,如肝膽病、腎臟病、高血壓、心臟病甚至腫瘤等。
很多初期艾灸的朋友,艾灸后第一反映就是打嗝多放屁多,也就是排氣多。這個其實就是艾灸在排出體內濁氣,因為中醫認為一個健康的機體循環就應該是清氣上升滋養心肺,濁氣下降排出體外。
此外,當瘀積的濁氣往外排時,還會出現煩躁易怒、悲傷、委屈等情緒變化,有時肝膽區和反射區還會酸痛。這些都是排病反應,是好事兒。
2
濁水
濁水就是濕濁。老愛吐痰的人,就是因為體內濁水太多。濁水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它若竄到腿上就是水腫,竄到皮膚表面就是濕疹,竄到頭部就導致暈眩癥。濕濁遇肝火則化痰,逢脾虛則腹瀉,所以必須及早清除,否則遺患無窮。
說到排濁水,就不得不提艾灸后出水泡。大家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艾灸后水泡內的膿液顏色是不同的,顏色越黃,說明濕濁越嚴重;如果顏色淺只是表明單一的寒癥。另外,有些人艾灸后會出一身大汗,感覺貌似“虛脫”。其實這也是排濁的一種狀態,排的都是臟腑、血液和細胞里的濁水。
此外,有些灸友還常見出疹子、出水泡、嘔吐、痰涎、小便頻數、腹瀉,比如水樣稀便,粘稠大便,有時還會出現四肢乃至全身浮腫的情況。這些都是排濕的常見現象。
3
濁物
濁物是實濁,主要指宿便。宿便堆積體內會使身體慢性中毒,導致人體抵抗能力迅速衰退,不光五臟六腑受到侵害,還會影響“面子”工程。可以說,宿便是女人衰老的重要殺手,決不能輕視。
由于便秘情況不同,艾灸過后,宿便的排出時間也不盡相同。有些頑固性便秘患者,甚至要堅持艾灸1個月甚至以上,才能逐漸排出宿便。宿便大多又干又硬,有些灸友甚至會出現痔瘡出血。
如何借助艾灸排出“三濁”?
1
排濁氣
腎精不足,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就會減退。所以,溫腎扶陽是排濁氣的根本。艾灸扶陽固本,升清降濁,是很好的排濁療法。艾灸可以使濁氣下降,降于涌泉穴,升至百會穴。為啥灸完總會打嗝放屁?其實濁氣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排出。
艾灸穴位:脾俞、腎俞、神闕、命門、涌泉穴。
此外,老愛生氣也會產生濁氣,艾灸太沖、行間疏肝解郁也是排濁的重要方式。
2
排濁水
脾主水濕代謝,身體里的水液,包括食物營養物質中的液態物質,都要靠脾來運化,而后輸送給各個臟腑,如尿分配給膀胱,汗分配給肺。
如果脾的運化功能正常,就能防止水液在體內滯留成痰濕等治病因素;反之,就會濕濁內生。內生之濕多因脾虛,因此排濁水,健脾祛濕是關鍵。
艾灸穴位:陰陵泉、血海、脾俞、承山、豐隆。
3
排濁物
排濁物需要辯證調理,因為宿便有兩個原因導致:一是實性便秘導致,一是虛性便秘導致。
實性便秘主要與素體陽盛、飲食不當、氣機郁滯等有關,比如,素體陽盛,也就是身體長期陽氣偏盛,體內極易積熱上火,火在大腸就會導致腸道燥熱,大便干結;虛性便秘主要與氣虛、陽虛有關,它們導致大腸運行無力,氣機傳導失職。
艾灸排濁物必須分清虛實,一般而言,由實性便秘導致的宿便以清熱去火、消食導滯為原則,由虛性便秘導致的宿便以溫陽益腎、補益氣血、滋陰潤燥為原則。
艾灸取穴:大腸俞穴、天樞穴、支溝穴、上巨虛穴。同時,針對虛性便秘,氣虛:加灸氣海穴;氣血兩虛:加灸足三里穴;氣陽兩虛:加灸太溪穴。
中醫認為,女人由于其天生的生理特點,體內極易瘀積“三濁”,不把它們及時排出,看上去比同齡人老10歲!所以,這也是我們推薦女性朋友多艾灸的重要原因。
,乾坤萬年歌,余額寶定期存款,富豪小老婆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3170.html- 標簽:,思八達集團,阿黛爾的生活快播,贏辛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治病但求其本”,艾灸出"三濁",方可謂治病!
人為什么會生病? 疾病種類千奇百怪,光是常見病就有幾百種。中醫里有一句話叫“治病但求其本”,也就是說,只要找到了產生疾病的本源,不…
-
《傅青主女科》,女性這樣做才是真養生!
現代女性能頂半邊天,但女性的生理、心理不同于男性,在繁雜的社會工作中,如何擁有健康的身心,在完成社會角色的同時,做好女兒、夫人、…
- 一個小動作,瞬間激活陽氣,頭不暈了背不痛了人不累了!
- 一味中藥趕跑了濕氣,簡單有奇效!
- 中醫說“肝生于左”,錯了么?
- 現代人常見“上熱下寒” , 張仲景這個方子管用!
- 人體疾病的真相,原來你一直在“提前透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