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抑郁癥,中醫四招制宜!
抑郁癥,其實是生活中有很強的存在感的一種疾病,有人說,抑郁癥不過是心靈得了一場感冒,因為找不著幸福的歸屬感,才會失落抑郁。
事實上,抑郁癥真的是一種疾病,而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人際關系的緊張,抑郁癥波及的范圍可是有增無減,如何解除抑郁癥的困擾?老中醫四招制宜!
一、氣機郁滯,責之于肝
本證多因情志不遂、精神抑郁,導致肝失疏泄,氣機郁滯。因此,氣郁是抑郁癥產生的基礎病機,貫穿于抑郁癥發病的全過程。肝主疏泄,可以調節全身氣機的運行,亦可以調暢情志。
肝失疏泄,則氣機運行失常,臨床可見情緒低落的精神狀態,并伴見胸悶不舒,善太息,胸脅脹滿等癥。治療時,疏肝解郁法是治療抑郁癥的基本治療方法,臨床常用基礎方為柴胡、枳實、白芍、八月札、香附、炒棗仁、菖蒲、遠志、生龍骨。
二、痰濁內蘊,膽腑被擾
肝主疏泄,調節全身氣機之升降出入。與其相表里的膽腑為“中精之腑”,喜清靜,惡抑郁,亦主氣機調暢。若肝失疏泄,最容易影響膽的功能,造成膽氣不利;若肝郁氣滯,影響中焦脾胃的運化,造成氣血津液運化失常,痰濕內生,二者侵擾膽腑,則膽氣失于調達。
膽失決斷,臨床上可以見到患者膽怯易驚、善恐、失眠、多夢等癥狀。因此,臨床治療時選用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所載的溫膽湯加減治療,意在化痰濁,利膽氣,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氣機調順,神志自安。
具體臨床經驗方藥組成為清半夏、陳皮、茯苓、枳實、竹茹、膽南星、生甘草、菖蒲、白梅花。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濕化痰為君;陳皮理氣燥濕、茯苓健脾滲濕為佐;竹茹清熱化痰、止嘔除煩,枳實行氣消痰,使痰隨氣下,為臣;甘草健脾和胃、協調諸藥為使。膽南星、菖蒲化痰開竅;白梅花,疏肝理氣。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化痰、清膽和胃之效。若肝火旺盛,加龍膽草、黃芩、梔子,清肝瀉火;若肝郁氣滯明顯,加八月札、郁金,助白梅花疏肝理氣解郁;若睡眠較差,加炒棗仁、遠志、生龍骨,養心安神。
三、痰火內擾,心神錯亂
由于情志不遂,氣機郁滯,郁而化火,正所謂“五志過極皆從火化”。熱傷津液,煉液為痰,痰火擾動心神;或木郁土不達,運化失常,痰濕內生,火邪夾痰濁上擾心神,痰火作祟,變化多端,故臨床表現焦慮,悲觀失望,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多夢,或不寐,耳鳴,頭暈,頭脹,腹脹,口苦,咽有異物感,小便短赤,或咳喘痰稠,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等癥。
在上述表現中,患者煩躁易怒發作程度較重,甚則暴怒不能自控。臨床治療時,選用礞石滾痰丸加減變化。
其經驗方藥組成為青礞石、黃芩、大黃、沉香面、炒棗仁、菖蒲、清半夏、膽南星。方中青礞石甘、咸、平,墜痰下氣,平肝鎮驚安神;黃芩清熱瀉火;大黃清熱瀉火,使熱從大便清;沉香降氣安神;半夏、膽南星燥濕祛痰;炒棗仁、菖蒲化痰安神開竅。全方配伍共奏逐痰瀉火、寧心安神之效。若伴肝火旺盛,方中加龍膽草、梔子清肝瀉火;若肝陽亢逆,加珍珠粉、生石決明平肝潛陽。
四、心肺陰虛,心神被擾
對于素體陰虛的患者,適逢情志不遂,氣郁化熱,郁熱傷及心肺之陰,加重原有陰虛之候,陰虛內熱,百脈受病,亦可發病。臨床癥見患者情緒低落,對生活缺乏興趣,“意欲食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諸藥不能治……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等諸多神經癥樣表現。
因此,臨床治療時選用百合知母湯(或百合地黃湯)加味化裁治療。具體經驗方藥為百合、知母、炒棗仁、菖蒲、遠志、生龍骨。方中百合養陰潤肺,知母清熱養陰,若熱象較重,則易生地黃清熱養陰、涼血。
由于抑郁癥臨床多見睡眠障礙及氣郁表現,方中配伍生龍骨、遠志、菖蒲、炒棗仁,安神定志;菖蒲、遠志二藥味辛,又有辛散之功,可助疏理氣機、解郁開竅。若患者為處于圍絕經期的中年婦人,臨床伴見善悲欲哭之證,則上方加甘麥大棗湯以潤燥養心安神。若患者肝郁氣滯癥狀明顯,則合柴胡疏肝散組方治療。若入睡困難明顯者,可加纈草,助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注意事項:抑郁癥中,除了情緒變化的表現外,常伴見睡眠障礙,亦要予以積極干預治療,這對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大有裨益,處方時常配伍炒棗仁、遠志、生龍骨、菖蒲等養心安神藥。
另外,抑郁癥屬于心理、情感障礙,臨床上除了藥物調治神志外,還要注意接診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對促進患者疾病恢復有很大幫助。這也可以看作是治療抑郁癥、調暢氣機的非藥物干預之法。
,www.64vk.com,域網棋牌,你眼中有星辰h骨科書包網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818.html- 標簽:,日界線 夏茗悠,我即王,拳皇2002游戲下載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解除抑郁癥,中醫四招制宜!
抑郁癥,其實是生活中有很強的存在感的一種疾病,有人說,抑郁癥不過是心靈得了一場感冒,因為找不著幸福的歸屬感,才會失落抑郁。 事實上…
-
身上的這些“陽氣窩 ”,沒事多拍一拍,補氣血,通經絡,從頭補到腳!
中醫認為,只要人體氣血充足,經絡通暢,就不會生病,其實人體就有這樣的一些“陽氣窩 ”,既能通經絡,又能補氣血!下面這穴位時常刺激百病消…
- 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腎火,一個方子,通通撲掉!
- 藥王孫思邈為何能享百歲之壽?艾灸功不可沒! ?
- 這份《中藥功效表》,幫整理好了!現在收藏,等于買保險!
- 身體365個穴位,無非這8穴,此8穴治療身體一切疾病,收了吧!
- 半夜容易醒,又常睡不著, 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