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Z5測評:同級產品中幾乎“無敵”的性能表現
近日有關于愛在生死邊緣的話題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愛在生死邊緣問題的具體情況,那么關于愛在生死邊緣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關的信息,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的與愛在生死邊緣問題相關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關于愛在生死邊緣這個話題的相關信息了,希望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這些新聞大家能夠感興趣哦。
體驗iQOO Z5之前,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它的前作iQOO Z3賣得有多好嗎?
我查了一下iQOO京東自營店:iQOO Z3用戶評論數超過了50萬+,是京東歷史評論數TOP級別的機型。要知道iQOO Z3今年3月下旬才正式發布,4月才上市。以“2021年發布”為前提條件,能夠拿下同等銷量的產品絕對是鳳毛麟角。說它是今年手機中的爆款,并非夸大其詞。
而在用了幾天的iQOO Z5之后,我提前立一個Flag:它大概率會超越Z3,破一個新的記錄。
屏幕變了,設計很熟悉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iQOO Z5在產品方面的提升更加明顯。Z5機身保留了很多前代的設計語言,比如為了突顯機身輕薄的邊框,和iQOO家族很多產品類似的后置鏡組設計等等,都屬于很眼熟的方案。
上手第一感覺就是整機偏厚實,另外塑料的后蓋在手感上跟玻璃材質有一定的差距。盡管iQOO Z5采用了噴砂工藝以增強手機的質感,但材質不同帶來的手感變化還是能夠輕易感受到。底部的電源接口也沒有位于機身的中軸線上,屬于直觀可見的一些設計小缺憾。但要注意,畢竟這是一款主打高性價比的千元機,我能夠理解這種工業和設計上的妥協。
iQOO Z5的屏幕這次換成了中置挖孔屏,屏幕素質在同價位機型中還算不錯:6.67英寸,2400*1080 LCD,直屏,峰值亮度650nit,支持120Hz高刷新率。屏幕下巴也略微收窄了一些,整體屏占比更高了。和前代的水滴屏相比,至少它從正面看上去不再像是兩年前的設計,好評。
iQOO Z5依然保留了3.5mm的耳機接口,但位置從上一代的底部挪到了頂部。從日常的使用來看,這個位置肯定不如底部開孔用起來便利。但在現在這個3.5mm接口都成為“稀有動物”的年代,總比沒有要好,還要啥自行車。
千元擋最強性能組合
相對而言,最大的提升還是在性能,iQOO Z5這次很良心地用上了驍龍778G+滿血版 LPDDR5+滿血版 UFS 3.1的組合,這應該是當前除了驍龍800系列之外,最頂級的性能組合了。
我們經常都在吐槽高通近兩年老是“擠牙膏”,但實話實說,iQOO Z5用的驍龍778G移動平臺和上一代的驍龍768G相比提升還是蠻大的:驍龍778G的工藝制程由之前的7nm升級為6nm,大核也從A76升級為A78,另外GPU升級為Adreno 642L并支持Adreno可更新的GPU驅動程序。從CPU和GPU層面看,驍龍778G相較于驍龍768G都有了約15%左右的性能升級。
反映到跑分上,iQOO Z5在安兔兔平臺的成績是56萬+,而Geekbench平臺的單核成績為790、多核成績為2792。參照之前iQOO Z3的跑分數據來看,iQOO Z5的安兔兔跑分成績提升幅度達到了27%左右,性能相當不俗。
能夠獲得這么高的性能提升,肯定不僅僅是驍龍778G的功勞。還有LPDDR5+UFS 3.1帶來的讀寫性能的提升。我們也跑了一下iQOO Z5的讀寫性能,順序讀取速率達到了1500MB/s左右,順序寫入速率達到了1274MB/s。尤其是在寫入性能方面,UFS3.1相較于之前的UFS2.2的性能提升非常巨大。
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其實驍龍778G對于LPDDR5 RAM的支持是要強于驍龍870平臺的。后者僅支持 5500Mbps LPDDR5,而驍龍778G則支持6400Mbps 的LPDDR5規格。所以iQOO Z5這次在讀寫性能上沒有打折,直接就是“滿血版”LPDDR5。這也可以看出,iQOO Z5在配置上還是很有誠意的。
讀寫性能的提升帶來最明顯的體驗感知就是大型應用的安裝和加載,之前在體驗千元檔機型時,能夠很明顯感受到大型應用的安裝和解壓速度上和旗艦手機的差異。尤其是類似《原神》這種10GB左右的大型游戲,iQOO Z5的解壓速度相比之前的Z3至少快了20%,平時日常安裝APP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種速度上的優勢。
游戲表現方面,iQOO Z5這次支持《王者榮耀》90Hz的模式,但我們拿到的評測機還沒有更新對90Hz的支持。在“超高幀率+超高分辨率+高清畫質”下,iQOO 5能夠直接拉滿幀數曲線,全程維持60幀左右的畫面運行。
對性能要求更高的《原神》,在中等畫質下即便開啟了60Hz,iQOO Z5也會將游戲幀率鎖定在40幀左右。好在游戲表現非常穩定,幾乎能夠拉出一條平直的幀數曲線,游戲的畫面足夠流程和穩定,體現出了iQOO Z5穩定的性能發揮。
不過最讓我滿意的還是iQOO Z5的散熱,運行《原神》大概半小時之后,iQOO Z5的背面溫度僅為42攝氏度左右。這跟當前驍龍888平臺的一眾旗艦手機相比,是相當優秀的溫控表現。這主要是一來iQOO Z5的散熱板面積增大了(甚至比之前iQOO 5 Pro這樣的旗艦產品散熱板面積更大),另外就是驍龍778G在功耗控制上的良好表現。
與此同時,iQOO Z5配備了雙揚聲器和線性馬達,同樣也是兩個能夠極大提升游戲體驗的配置。不過它們的表現相對一般。雙揚聲器的音質上還有一定提升空間。線性馬達由于是Z軸,手感相對偏肉一些。
影像偏保守,續航很務實
相對而言,iQOO Z5在影像方面就顯得稍微有些保守,還是6400萬+800萬+200萬的后置相機方案,其中主攝CMOS用的是GW3,相機配置上還是跟之前的iQOO Z3保持了一致。
200萬的微距鏡頭就不說了,懂的都懂,直接跳過。800萬的超廣角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畫質還是相對一般,尤其是在暗光場景下,畫質衰減比較嚴重。在白天成像的時候,也建議盡可能避開一些大光比場景。
GW3的主攝在白天成像方面表現合格,iQOO對于這顆主攝的調校也還算到位,尤其是在整體的色彩表現上,能夠做到不失真的同時,讓畫面盡可能獲得良好的觀感。而到了夜間,這顆主攝的表現其實就有一些問題了。
即便是iQOO Z5有夜景模式的輔助,但它應對極限暗光場景依然有點力不從心。在暗光場景下,畫面有明顯的涂抹感,對焦也有些飄忽不定。
而相對明亮的夜間場景下,借助夜景模式,iQOO Z5又能夠獲得合格的夜間畫質。其后期算法能夠很好地控制高光和暗處的曝光值,讓整個畫面看上去有相對良好的觀感。
也就是說,iQOO Z5的這顆主攝屬于比較“挑環境”的鏡頭,日常的成像只能說夠用,但對付一些相對復雜和極限的拍攝場景,其畫質跟當前的旗艦手機相比差距明顯。當然,這套影像配置和畫質基本也符合其定位,要求不能太高。
iQOO Z5這次的快充和電池方案也變了。快充由之前的55W降低到了44W,但手機的電池容量由4400mAh提升到了5000mAh。并且需要注意的是,iQOO這次依然沒有采用環保包裝,快充頭和數據線都是隨機附贈的。
iQOO在續航方面的刀法在我看來是相對比較務實的。畢竟44W的快充也足夠用了,并沒有在快充體驗上犧牲多少。而增大的電池容量更是直接提升了手機的續航,5000mAh的容量足夠讓人放心用了。
使用下來,我覺得這次iQOO Z5的升級策略還是非常清晰:提供同檔位極致的性能體驗。120Hz高刷直屏,驍龍778G+滿血版 LPDDR5+滿血版 UFS 3.1組合,再加上5000mAh的大電池,讓它在同級別產品中擁有“無敵級”的性能表現,甚至很大程度上,它的表現足以讓它滿足一些中度的手游愛好者的需求,以它的性能表現和后續的優化潛力,通吃當前的主力手游沒什么大的問題。
在當前的同級別產品中,iQOO Z5的整體性價比很出眾,其售價應該和前代差異并不大。以它的產品力來看,承擔下半年iQOO千元擋出貨主力的重任不成問題。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首批發售以及雙十一這樣的購物節,iQOO Z5應該還會有不少的折扣,擇機選購就是。
不過也需要注意的是,iQOO Z5的成像表現這次的確沒有什么提升。應付日常的拍攝夠了,但如果你對于手機拍照要求比較高,那就要謹慎選擇。性能>續航>設計>影像,是我建議你考慮這款產品的優先級排序。
陰陽代理人全文閱讀 http://www.cityruyi.com/lm-3/lm-1/4709.html- 標簽:愛在生死邊緣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iQOO Z5測評:同級產品中幾乎“無敵”的性能表現
體驗iQOO Z5之前,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它的前作iQOO Z3賣得有多好嗎? 我查了一下iQOO京東自營店:iQOO Z3用戶評論數超過了50萬+,是…
-
安靜又能裝的寬體中塔服務器機箱 航嘉阿爾法α3000測評
規格參數 產品尺寸:413mm×216mm×486mm 材質:0.6mm SPCC板材 支持主板類型:E-ATX、ATX、Micro-ATX、mini-ATX CPU散熱器限高:160mm …
- 雙考51W+的狠角色!11代酷睿H35集顯款聯想小新Pro 14評測
- NZXT發布白色Kraken水冷和H510 Flow機箱
- 榮耀今晚發布的這項技術,或許是手機影像未來的新方向
- 魅族 18X測評:“青年旗艦”歸來
- 安裝了ETC的車主趕緊自查,有人被騙走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