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旗艦U到底選誰值?銳龍9 5950X對酷睿i9 12900K性價比完勝
近日有關于我愛口算的話題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我愛口算問題的具體情況,那么關于我愛口算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關的信息,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的與我愛口算問題相關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關于我愛口算這個話題的相關信息了,希望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這些新聞大家能夠感興趣哦。
11月初,Intel正式推出了首次采用“大小核”架構的第12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通過高頻大核飚單核性能,低頻小核湊多線程性能的方式來獲得了不錯的理論表現,從而吸引了喜歡嘗鮮的DIY玩家廣泛關注。不過,對于希望近期組裝頂級主機的發燒玩家來講,第12代最新旗艦酷睿i9 12900K與穩坐消費旗艦王座一年多的銳龍9 5950X究竟誰更值得選擇呢?看完我們的分析自然就不會糾結了。
乍看大小核很厲害,實則無奈妥協且有兼容問題尚待解決
酷睿i9 12900K作為第12代酷睿的頂級旗艦,擁有8個P核和8個E核的頂級配置,雖說看上去核心數量與銳龍9 5950X一致了,但E核無論是架構還是頻率都無法與ZEN3的核心相比,且E核也不支持超線程,因此即便P核效率有所提升,但酷睿i9 12900K在多線程性能方面也肯定比不上16個核心全都是大核的銳龍9 5950X,這樣的差距在吃多線程性能的專業設計類應用中會非常明顯。
第12代酷睿的大小核的設計看起來是一個兼顧性能與節能的創新,但實際上更多是受制于架構與制造工藝而進行的妥協。其實道理很簡單,既然第12代酷睿采用Golden Cove架構的大核心效率很高,那為什么不直接做16個大核心獲取最強的性能?很顯然,即便是10nm的Intel 7制造工藝也無法HOLD住這個配置的芯片成本與功耗,只能通過使用Gracemont架構的E核在頻率和緩存上進行妥協。
此外,大小核架構在軟件兼容性方面又帶來了新的問題。首先,Windows 10無法正確分辨大小核,也就無法進行正確的調度,大核經常被閑置;其次,即便是使用Windows 11,一些軟件也不能很好地兼容第12代酷睿的大小核架構,特別是采用D加密的部分游戲大作,會出現閃退的情況,而一些主板廠商給出的解決方法是關閉第12代酷睿的小核……感覺這小核怎么看都是個拖油瓶啊,這就非常尷尬了。
銳龍9 5950X當然就沒有大小核的困擾了,16個核心都是沒有折扣的大核。它采用了雙CCX加I/O Die的芯片組合,芯片之間通過IF總線進行數據互通,而一個CCX內的8個核心可以共享超大的32MB三級緩存(雙CCX一共擁有64MB三級緩存,超過酷睿i9 12900K一倍多),大幅提升了不同核心數據共享的效率,而多芯片的設計又非常容易擴充核心數量,配合7nm先進工藝,這就讓銳龍9 5950X可以輕松做到16個大核心,根本不用去妥協縮減核心規格來做什么“小核”,而同樣使用ZEN3 CCX設計的霄龍處理器配備業界最多的64核心,也沒有去妥協用“小核”。由此可以證明,ZEN3架構更優秀、更有前瞻性、更適合戰未來,提升核心數量根本用不著打折扣。
此外,而且經過了一年多的優化,AM4平臺軟硬件的兼容性也是完全值得信賴的,Windows 11的緩存BUG也早就通過補丁修正了,玩家不管是堅守成熟的Windows 10還是想嘗鮮Windows 11,都可以放心使用。
價格方面,酷睿i9 12900K以8個大核+8個小核的組合賣出了與銳龍9 5950X總共16個大核一樣的價格,看上去也就是小貴了一點,好像并不離譜,但是別忘了真正貴的是Z690主板和DDR5內存。目前支持DDR5內存的Z690主板就算是“丐中丐”也要1700元,而16GB×2的DDR5 5200內存套裝售價更是高達3999元,幾乎是主流DDR4內存的4倍……這跟性價比已經不沾邊了。銳龍9 5950X平臺就算用上高頻DDR4內存和豪華版X570,相比酷睿i9 12900K平臺的價格優勢也是很明顯的,這一點大家自己都能在電商平臺上比價,也用不著我們來啰嗦了。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這兩款旗艦處理器實測的對比情況。
生產力更看重多線程性能,全大核的銳龍9優勢明顯
我們知道,3D渲染輸出、視頻編碼等內容創意設計應用大都對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很敏感,而不少組裝旗艦級主機的玩家也是有這方面應用需求的,所以我們先來看看銳龍9 5950X和酷睿i9 12900K在多線程與生產力應用實測方面的表現。
很顯然,8大核+8小核確實無法與16個大核相抗衡。在多線程基準測試部分,銳龍9 5950X平均領先酷睿i9 12900K大約14.2%(優勢最大的項目可領先26%之多),在吃多線程性能的3D渲染輸出與視頻剪輯中,銳龍9 5950X平均領先14.3%,也非常符合基準測試的情況。當然,酷睿i9 12900K還是憑借大核心的單核性能在Premiere Pro 2021視頻剪輯的混合測試中獲得0.6%的微弱優勢,聊勝于無吧。
總而言之,如果你裝機有生產力的需求,那么還是選銳龍9 5950X效率更高。
游戲性能PK:同顯卡差異小,同預算銳龍9 5950X完勝
Intel宣稱酷睿i9 12900K重新奪回了“世界最佳游戲處理器”的稱號,不過雖說Golden Cove大核心通過大幅增加二級緩存和提升頻率確實獲得了游戲性能的提升,但即便是在昂貴的DDR5內存加持之下,主流游戲大作中相對銳龍9 5950X的 幀率優勢也并不是非常明顯,兩者依然是處于同一檔次上,玩家的游玩體驗并沒有實質上的差別。
不過,如果考慮到組裝整套主機的價格,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從表格可以看到,在差不多的總裝機預算下,由于Z690主板和DDR5價格過于高昂,酷睿i9 12900K平臺不得不縮減處理器、主板和內存之外配件的預算。而銳龍9 5950X平臺即便是選擇豪華版的X570主板,也可以留出很大一部分預算放到顯卡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預算接近的銳龍9 5950X平臺可以選擇RX 6900 XT這樣的頂級顯卡,而酷睿i9 12900K平臺就只能選擇RX 6700 XT這樣的中高端顯卡了。如此一來,銳龍9 5950X這套主機的游戲性能就可以遠遠超過酷睿i9 12900K主機。
實測結果證明了我們的推斷,同裝機預算下搭載RX 6900 XT的銳龍9 5950X主機游戲性能足足超越了酷睿i9 12900K主機三成以上。也就是說,同樣花兩萬元裝機,選擇銳龍9 5950X平臺可以獲得30%以上額外的游戲性能,可以說在性價比方面銳龍9 5950X也是完勝了。
總結:旗艦裝機,銳龍9 5950X是性價比更高的穩妥之選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對于高端用戶來講,選擇銳龍9 5950X裝機首先是平臺已經優化了一年多,已經十分成熟,不用擔心核心調度問題和軟件兼容問題;其次板U加內存的性價比也完勝酷睿i9 12900K平臺,同預算裝機更是可以選擇超過酷睿i9 12900K平臺三個檔次的旗艦顯卡,不管是專業性能還是游戲性能都遠超酷睿i9 12900K平臺。而酷睿i9 12900K平臺大小核架構首先是在Windows 10下無法正常發揮性能,在一些游戲和軟件中也出現了兼容問題;其次是Z690主板加DDR5內存價格實在太高,裝機預算要么超標,要么就只能在其它配件上縮水,導致整機體驗遠遠趕不上銳龍9 5950X主機。綜上所述,如果你要打造一臺旗艦級的主機,目前看來完全沒必要追新,銳龍9 5950X就是性價比更高、使用起來更靠譜的選擇。
tvb直播網 http://www.cityruyi.com/lm-3/lm-1/18515.html- 標簽:我愛口算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至尊旗艦U到底選誰值?銳龍9 5950X對酷睿i9 12900K性價比完勝
11月初,Intel正式推出了首次采用“大小核”架構的第12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通過高頻大核飚單核性能,低頻小核湊多線程性能的…
-
雙十二想撿漏?未來人類游戲本有看頭
作為今年最后一個購物季,雙十二是至少未來三四個月之內唯一的一場全平臺大促,對于想要在這個時間段“薅廠商羊毛”的玩家來…
- 2999元起!moto edge X30正式發布,首發驍龍8打造極致體驗
- 主流價位段帶手寫的2K觸屏翻轉本!宏碁Spin5視頻體驗
- 搞笑圖片幽默段子笑話:哥們,你這個發型美得像朵花兒
- 老公買了一盆綠植,告訴我這是山茶花。
- 飯后與老婆閑聊,“媳婦,明天過節,咱出去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