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102℃!這款1.77kg 14英寸的R9+3070游戲本是否可以買?
近日有關于全家換著亂囧的話題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全家換著亂囧問題的具體情況,那么關于全家換著亂囧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關的信息,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的與全家換著亂囧問題相關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關于全家換著亂囧這個話題的相關信息了,希望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這些新聞大家能夠感興趣哦。
大家對游戲本的輕薄需求是始終存在的,但隨著處理器性能越來越爆裂,顯卡功率越來越高,游戲本的輕薄化這兩年遇到了瓶頸,卡在2kg左右“有些下不去了”。市場中不多見的幾款2kg以下的輕薄游戲本主要是本土品牌機型,影響力也并不太大。所以,當2K@165Hz屏+RTX 3070為起配的1.77kg重(實測重量)雷蛇靈刃14登場時,瞬間抓住了我們的眼球。坦率說,我不太關注它的價格,反正雷蛇不是走主流性價比路線,我在意的是:這款僅重1.77kg的14英寸游戲本,是不是真的可以發揮出強大配置的威力,性能釋放和散熱表現會不會拉垮。
配置與規格:
■屏幕:14英寸2560×1440 165Hz高刷100% DCI-P3高色域
■處理器:R9 5900HX(8/16,3.3/4.6GHz)
■內存:16GB DDR4 3200板載
■顯卡:RTX 3070 8GB獨顯+Radeon Graphics集顯
■硬盤:1TB M.2 PCIe SSD
■無線:英特爾AX210 WiFi6E無線網卡+藍牙
■左接口:電源口、USB3.0大口、USB Type-C口、3.5mm復合音頻接口
■右接口:USB Type-C口、USB3.0大口、HDMI2.1口、安全鎖孔
■重量:實測1.774kg(含61.6Wh電池)+0.77kg(線纜和230W適配器)
零售價:15999元
首發價:14999元
可“炫瞎眼”的彩燈機型,單鍵多彩最漂亮
我們其實很早就拿到了靈刃14,第一次開機是在一個晚上,睡前我突發奇想打算瞅瞅靈刃14的單鍵多彩背光(作為靈刃系列中的高端定位機型,該機的鍵盤是支持單鍵多彩的,也就是每個按鍵可單獨調節背光燈顏色)。一開機,我差點被炫瞎眼——該機的壁紙就是產品大圖這個壁紙,然后RGB鍵盤背光燈翻滾洶涌,默認的桌面主題也是很刺激的色調。坦率說,太刺激的顏色在夜間真的太刺激,所以,最能體現該機“高端定位”,又最“不刺激”的方式,就是將鍵盤背光調節為單鍵多彩模式——每個按鍵一個顏色。你要怎么做呢?開啟預裝的“SYNAPSE雷云”軟件,進入“STUDIO控制室”標簽頁,選擇“靜態效果”模式,然后一個按鍵一個按鍵設置你喜歡的顏色。
這個給雷蛇一個建議,為什么不能給這種單鍵多彩效果一個預設模式呢?一個一個按鍵指定顏色的確很累啊!
▲這是單鍵多彩模式設置好后的效果,為了不過曝,我們降低了背光亮度和曝光補償,實際效果會比視頻呈現的更漂亮。
這里說個“題外話”:作為“外設燈廠”,雷蛇靈刃的雷云控制室可以玩出的燈效花樣非常多,第一次接觸雷蛇產品的用戶或者說對這種炫酷外設燈效不太了解的用戶,幾乎不可能搞懂如何使用這個軟件(個人覺得這也是雷蛇應該改進的地方)。但如果你用過Photoshop,或用過專業繪畫軟件,就能快速理解這個軟件的套路——可以這樣理解:每個“燈效”在CHROMA STUDIO控制室里面就是一個“圖層”,這些圖層可以疊加在一起組成混合效果。有些效果疊加后底層效果就被覆蓋了,但是有些效果,則可以共存,比如單鍵多彩的靜態效果和星光效果就可以共存,大家看下面這個視頻就能理解了▼
另外,某些特效上,你可以選擇不同的區域單獨設定,比如波浪效果,你可以設置不同的區域,將波浪的方向和角度單獨設置,看看下面這個視頻就能理解了▼
機身小巧輕盈,便攜性明顯優于普通游戲本
靈刃14給我的第二個印象,就是切切實實的便攜。
▲上面兩組圖是和靈刃15的對比,非常明顯地看出:靈刃14的個頭小得多,而且機身也更薄。雖然230W的適配器為標準適配器,但由于機身的小巧和輕盈帶來的便攜體驗是非常明顯的——你甚至都不是必須要電腦包,一個適中的挎包就可以帶走了。
我帶著靈刃14上下班一周時間,由于辦公室和家里都有適配器,所以通勤時只帶著機器,坦率說,的確比扛著傳統游戲本通勤輕松太多,這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不用電腦包,又能減輕一些重量(大部分裝游戲本的電腦包本身就不輕)。
總之我想說的是:現在市面上有些號稱“輕薄游戲本”的機型,重達2kg+,然后尺寸往往還不小,甚至是16英寸機型,的確與“便攜”和“輕”無緣,也沒有實質性的意義。但靈刃14,的確是“小得有意義,輕得有意義”的,是真正做到了輕薄、便攜的,對于追求攜帶型和用戶具備實際的價值。
▲識別度很高的綠色USB接口,也很漂亮。不過C面左上角的標貼干嘛非要伸出來一截呢?方便大家撕掉?
R9 5900HX性能猛,基準測試叫板i7 11800H
靈刃14的兩個配置,處理器都是AMD的銳龍R9 5900HX,定位比R7 5800H更高。
▲可能是由于我們拿到的是工程機的緣故,大部分測試軟件,以及設備管理器,都識別為R9 5900H,實則為R9 5900HX。
▲處理器持續單負載考機,功率在58W左右,并不算特別高,但此時的全核頻率高達4.16GHz——這就非常厲害了!可見R9 5900HX還是體質非凡啊。
不過,我們又見到了熟悉的“靈刃102”——處理器溫度來到了102℃,而且還是持續溫度。坦率說,雖然雷蛇的設計師認為這問題不大(多年前,雷蛇靈刃系列游戲本在考機時,處理器普遍為102℃),且真正會購買該機的人多半也不會關心到那么細,但的確妨礙了懂行人士對其的口碑傳播。
▲考機時溫度雖高,但處理器性能也很猛,跑分兇悍,CPU-Z得分單核達到了620分,多核成績超過了6000,是目前我們測過的最強的移動處理器。
▲Cinebench R15多核2285分,R20多核5333分,R23 13595分,都微幅超過近期我們才測試的11代酷睿i7 11800H的成績(不過差距不大,不到1%)。當然了,并不能由此得出AMD銳龍5000H性能優于11代酷睿H的結論,因為11代酷睿H也還有三顆猛將:i9 11900H、i9 11950H和i9 11980HK。
▲Blender 2.79b的BMW渲染,耗時3分54秒,略輸給i7 11800H,后者耗時3分49秒。
▲AMD的強項Cinema 4D,也就是Cinebench的“真身”。我們渲染2秒汽車旋轉的動畫,共51幀,耗時20分52秒,而這個項目上,機械革命鈦鉭Plus的i7 11800H和聯想拯救者R9000P的R7 5800H耗時都是21分31秒。
總體來看,在3D渲染這項考驗處理器性能的應用上,R9 5900HX和11代酷睿H i7 11800H有一戰,另外,也接近77W滿功率釋放的R7 5800H——要知道它的功率釋放只有不到60W。至于視頻剪輯,AE特效應用,由于要借助獨顯的威力,所以8核處理器平臺總體相差也不大,這里就不贅述了。
雙考40W+90W
1.77kg的14英寸本,里面還有個幾十W的8核16線程標壓處理器,而電路、輔助芯片、內存等,還會占據幾十W功耗,所以,顯卡功率多高算合適呢?在最初聽聞到有這樣一款超輕薄產品時,我的預估是80W左右。
實際情況超出我預期,靈刃14的RTX 3070顯卡單負載時功率可達100W(90W+10W動態功率),而雙考時,10W的動態功率消失,保持在90W,溫度最高78℃,Hot Spot(熱點)溫度為85℃。雙考機時核心頻率960MHz,一如既往,大家不用擔心,因為玩游戲時頻率會高很多。
處理器部分,雙考時,功率會不斷走低,最后穩定在38W~40W,溫度依然是穩定的102℃,不過處理器頻率保持得不錯,全核可達3.48GHz。
※提示:雷蛇官方表示,正式版靈刃14的雙考功率會略高。
▲23℃室溫雙考,30分鐘后的鍵盤面溫度圖。可看到C面上部和主鍵盤區中間區域的溫度較高,最高來到了50℃左右。但兩側溫度明顯走低。WASD按鍵區域,左側A鍵只有34℃,靠近中間的D鍵已經來到了43℃——但由于按鍵不是金屬的,所以熱感倒也不明顯。腕托區域有輕微熱感。總體來說,作為全金屬機身機型,靈刃14的C面高溫區域熱感不低,但能讓它這么熱的情況也就是持續的3D游戲,而游戲的主操控區溫度是靠譜的。So,拋開處理器內部溫度不看,該機的散熱至少是不拉垮的。
▲內部實拍圖,靈刃14采用真空均熱板散熱設計,內部工藝非常工整,像個萬元級機型的樣子(這里不禁要點名一下ThiknkPad了,它的某萬元級機型,內部工藝簡直是令人“大汗淋漓”)。只是因為機身小巧,內部沒有SSD擴展空間了,內存也是板載的。
▲官方給出的真空均熱板散熱示意圖,有興趣可自行了解。
游戲測試:2.5K分辨率高畫質可應對大型3D游戲
90W+10W的功率并非RTX 3070的滿負載功率;而雙負載時,R95900HX的功率顯然也因機身尺寸和空間而受限,那么它們的游戲表現如何呢?由于國內銷售的靈刃14兩個配置皆為2.5K屏,所以我們直接上2.5K分辨率進行測試。
這里提醒各位一下:該機的內屏(筆記本屏幕)并不支持獨顯直連輸出,所以游戲幀數又會打一定的折扣。若要獨顯直連輸出,可借助HDMI口+外接顯示器模式。
▲《全面戰爭:三國》2.5K高畫質(游戲里叫做“較高”),平均65.5fps,完全流暢。對應的,最新的高功率i7/R7+130W RTX 3060(獨顯直連),同樣分辨率和畫質下,幀速在63fps~67fps,處于相同水平線。
▲《刺客信條:奧德賽》2.5K高畫質,平均69fps;很高畫質為62fps。對應的,最新的高功率i7/R7+130WRTX 3060(獨顯直連)同畫質幀速為67fps/60fps左右,靈刃14小勝。
▲《古墓麗影:暗影》2.5K最高畫質80fps。對應的,i7/R7+130W3060(獨顯直連)的同畫質幀率在78fps~81fps,和靈刃14的90W+10W 3070同等水平線。
所以,似乎可以得出結論:靈刃14的游戲水平相當于最新的i7/R7高功率版+130W RTX 3060(獨顯直連)的水平?不,別急,再看看下面兩款較新的游戲▼:
▲較新的《刺客信條:英靈殿》,對硬件的要求進一步提升,2.5K高畫質平均63fps,流暢。不過,鈦鉭Plus的i711800H+130W RTX 3060(獨顯直連)可跑到76fps,領先較多。
▲《看門狗:軍團》的畫質很出色,即便不開光追,中、高畫質下,畫面的光影效果和感染力也已經很出色,細節也很豐富。在2.5K高畫質下,靈刃14平均跑58fps,流暢。不過與高功率釋放的i7 11800H+130W RTX 3060(獨顯直連)的73fps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
綜合來看,由于機身小巧,所以散熱空間受到了影響,R9 5900HX和RTX 3070都沒有跑到最高功率上,游戲表現的確有打折,但即便這樣,2.5K分辨率下應對大型3D游戲甚至是較新的很吃硬件資源的游戲也沒問題——而且還是高畫質狀態。實際上,14英寸屏,如此高的分辨率,即便用中等畫面特效,其畫面感染力也已是驚人的,且幀速就會更高了。
不過這里也有個狀況要提醒一下:
我們測試了該機在FHD分辨率下的游戲表現,以假設“萬一遇到優化特別差的大型3D游戲,只能降低分辨率應對”。結論是:降低分辨率至FHD的確會明顯提升幀速,比如60fps的提升到75fps;80fps的提升到90fps。但總體來看,FHD下的幀速明顯偏低,相對性能釋放充分的新款i7/R7+130W RTX 3060(獨顯直連)組合,FHD下的幀速差異會被拉得很大。
舉個例:靈刃14,《古墓麗影:暗影》2.5K最高畫質可跑80fps,FHD最高畫質90fps。對應的,泰坦Plus的i7 11800H/130W RTX 3060(獨顯直連),2.5K最高畫質是81fps,但FHD最高畫質可飆到120fps——到了FHD層面差距一下子變得非常大。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游戲上!所以,還是愉快地用2.5K分辨率玩游戲吧^___# 。
總結,并結合價格談一下購買價值
作為一款全金屬機型,14英寸雷蛇靈刃14(準確說是新款靈刃14,時隔數年后再次登場)以1.77kg的重量塞入了R9 5900HX和100W的RTX 3070,坦率說,我有些吃驚,因為雙考下溫度雖不低,但應用表現卻穩定地Hold住了!能達到這一造詣的,目前鳳毛麟角。而14英寸的便攜,也是實實在在的,實用價值高!就憑這些,該機就有貴的資本——何況它本來就是高端定位機型。
遺憾點也是有的,比如外殼容易沾染手部的油漬,另外內屏無獨顯直連,但在外觀、耍酷、內外部工藝、能不能流暢玩游戲這幾個層面,它沒有一點是拉垮的——這就足夠了。覺得102℃無法接受的技術派,坦率說并不是這種機器的主要受眾。
而說到貴,其實我又想說“它也不貴”。能夠和它“完全準確對位”的機型其實是鳳毛麟角,而稀缺的東西本來就不便宜。另一方面,即便算上15.6英寸的對手,同樣定位全金屬輕薄的高端機型,比如微星絕影系列等,價格比它還高一截。最新的Alineware x15?既遠不如它輕,也遠不及它便攜,價格更是貴出一大截。
總之,在普通定位的i7/R7+3070游戲本都要9999元~11999元的大環境下,定位高端的靈刃14首發價14999元,零售價15999元還真不算太貴。對于北上廣深的白領,以及各地豪紳(開奔馳寶馬買菜,抬手就是GUCCI、PRADA),這個價格屬于“不用想就可以下手”的范疇;而對于信仰發燒友,也算是“跳一跳夠得著”的產品。這一次,我忽略102℃這個技術派的心理障礙,推薦它!!
武藤l蘭圖片 http://www.cityruyi.com/lm-3/lm-1/4204.html- 標簽:全家換著亂囧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再現102℃!這款1.77kg 14英寸的R9+3070游戲本是否可以買?
大家對游戲本的輕薄需求是始終存在的,但隨著處理器性能越來越爆裂,顯卡功率越來越高,游戲本的輕薄化這兩年遇到了瓶頸,卡在2kg左右“…
-
不止有P50系列,華為Mate 50系列也不會停更
按照往年慣例,華為應該在3/4月份就舉辦上半年代表性的P系列旗艦新品發布會,不過今年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的新一代P50系列旗艦的…
- 微信PC版更新,抖音網頁版上線,摸魚更爽了
- 人工智能+學習機,早就不是糊弄大人的游戲機了
- Apple Watch瑜伽挑戰日來了!20分鐘就可以拿徽章
- 給你有溫度的陪伴,螢石RK2 Pro智能機器人視頻評測
- 玩轉4K影音娛樂,飛利浦278E2FE顯示器可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