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卻忙碌的父母,和貧窮卻顧家的父母,孩子做出的選擇引人深思
養孩子的時候,父母總是要面臨工作和顧家之間的抉擇。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應酬,沒時間顧及孩子;也有的父母放棄工作,選擇好好陪伴孩子長大。
那么在孩子眼中,有錢卻忙碌的父母,和貧窮卻顧家的父母,會如何選擇呢?
曾看過一檔韓國綜藝,主持人讓幾位小嘉賓從這兩種父母之間,做一個選擇。結果很令人意外,幾個小朋友誠實地選擇了“有錢卻忙碌的父母”,這是為什么呢?
一個小朋友解釋說:“如果父母沒錢,即便再顧家,因為窮,所以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回憶。”
還有一個小朋友直白地說:“我可不愿意住只有鼻子大的房子!”
這幾位小朋友做出的選擇以及背后的原因,令人驚訝之余也引人深思。
聽到小朋友們的回答,比起親情關系,似乎更注重物質條件,像是有錢人家被慣壞了的孩子。很難相信,那么小的孩子們,沒有經歷過太多人情世故,就有如此現實的想法。
不過這也只是個別例子,如果換做一些從小缺少父母愛的孩子,回答可能就不一樣了。
這些孩子畢竟是在這個假設前提下做出選擇,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父母很常見,但也存在有錢又顧家父母,貧窮也忙碌的父母。
但不得不承認,在當今社會,家庭收入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孩子“重物質輕感情”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
孩子“重物質輕感情”的現象是如何造成的呢?
?有錢人家父母溺愛孩子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幸福多了,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很多父母小時候是苦日子過來的,于是便想著補償在孩子身上,孩子想要什么都滿足他。孩子從小在溺愛中長大,輕而易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容易變得嬌生慣養、喜新厭舊、不知感恩。
?父母忙于工作缺少陪伴
還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或者迫于生計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老人帶,每次父母回家看孩子的時候,都會買禮物和玩具給孩子,卻沒有真正花時間去陪伴孩子做游戲、聊聊天。于是,孩子得到的只是物質,而非父母的愛,造成親子關系冷淡的現象。
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父母給孩子的愛太多或者太少造成的。父母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比起花錢,更應該花時間陪伴孩子。
無論家庭富裕與否,父母要舍得花時間陪伴孩子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跟自己“不親”,但是你有沒有計算過自己每周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少呢?
父母陪伴孩子并不是24小時不離身,而是通過積極的交流和互動,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反觀一些父母一邊陪孩子一邊玩手機,就算一整天待在家也只是“無效陪伴”。
父母可以利用這幾個時間段來“有效陪伴”孩子:
①放學路上
我下班會路過一個小學,經常看到一排排的家長在等著孩子放學。當孩子坐上父母的車后座,父母便開始發問:“今天作業多不多?”“老師說你上課不聽話,是怎么回事?” ……
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路上,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同學和學習的情況,很多孩子都會興致勃勃地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分享給父母。但是父母也要注意語氣溫和一些,耐心地聽孩子說。
②在飯桌上
有資料統計,大約有3成的中國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起吃晚飯。晚飯本來是一段很溫馨的時光,父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和孩子增進感情,但很多父母都將其變成了“訓話時間”。
一到吃飯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問成績、檢查功課、拿別人家的孩子來作比較等等,令孩子處于緊張壓抑的狀態,影響食欲,消化不良等。父母最好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教訓、責罵孩子。
③睡覺之前
很多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在睡覺之前給孩子講故事,度過一段美好的親子時光。但是孩子長大以后,就不愛聽這些童話故事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時間也逐漸被手機取代。
父母應該早點放下手機和工作,睡覺之前和孩子聊聊天,可以一起回顧一整天發生的事情,或者復習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思考明天的計劃等。不僅有助于睡眠,還能增強記憶力。
④空閑時間
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些空閑時間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戲、做手工、看動畫片、閱讀書籍、去戶外運動等等。父母在與孩子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假期還可以安排和孩子出游,帶孩子去增長見識,適應不同的環境,接觸不同地域的人和文化,能培養孩子外向積極的性格,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大有幫助。
說給父母聽:
想必很多父母都心里有數,從小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的孩子,還可能會產生性格叛逆、行為暴力、放棄學業等問題。錢是掙不完的,但是孩子卻在不知不覺間長大,父母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時間,將來用再多的金錢也彌補不了缺失的陪伴。
今日話題:作為父母,你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標簽:同事三分親粵語全集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有錢卻忙碌的父母,和貧窮卻顧家的父母,孩子做出的選擇引人深思
養孩子的時候,父母總是要面臨工作和顧家之間的抉擇。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應酬,沒時間顧及孩子;也有的父母放棄工作,選擇好…
-
寶媽曬出孩子幼兒園繳費單,“花式”收費引起家長熱議:讀不起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許多夫婦都面臨到一個“是否生二胎”的抉擇。“生二胎”意味著什么呢? 家里多了一個小天使、孩…
- 孩子進入“行走敏感期”,父母要適時放手,3步助孩子獨立行走
- 95后寶媽愛美,哺乳期染發、化妝和美甲,被婆婆斥責:你不配當媽
- 女兒上幼兒園第一天,被老師叫回去換衣服,這3類衣服不宜上學穿
- 小學生寫作文,哭訴自己還不起的“巨款”,網友:像極了我的童年
- 孩子犯錯不敢承認?父母“恩威并施”,讓孩子學會對“錯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