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新軍博:五大區域 數千件軍事文物亮相
夏日炎炎,走進裝飾一新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寬敞明亮的大廳、琳瑯滿目的展品、熱情周到的服務,讓人頓感精神百倍。觀眾們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與中央大廳里的各式飛機、導彈等武器裝備合影。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開放,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2012年9月,軍事博物館對展覽大樓加固改造,2017年7月竣工。加固改造后,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建筑面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達到近6萬平方米。
軍事博物館部分基本陳列自6月1日開放試運行以來,可樂壞了很多軍迷和來京游客。據了解,目前開放的基本陳列分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陳列”、“兵器陳列”、“中國歷代軍事陳列”、 “紅色記憶——館藏革命軍事藝術作品陳列”和 “軍事科技陳列”五大部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陳列” 位于展覽大樓二層東、西各3個展廳,用1200余張照片圖表、2400余件文物等,展示了1921年至1949年,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輝煌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軍事科技陳列”則分布在負一層、一層和二層的6個展廳,分別為陸軍的輕、重武器裝備;海軍的航母戰斗群、潛艇發展史;空軍的新式戰機;導彈武器的發展;我國核武器的研制歷程與核技術和平利用。
作為基本陳列的重頭戲“兵器陳列”,則占據了負一層和一層的中央大廳以及二層的東、西、南三個回廊,面積達到了1820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我軍曾使用、收繳和研制的2500余件武器裝備。占據一層中央大廳正中位置的轟-6、東風一號和二號導彈、參加過開國大典的功臣號坦克、被我防空部隊擊落的U2飛機殘骸,以及各種輕重武器、彈藥、刀具等,真可謂目不暇接。
開放試運行期間,觀眾可以通過軍博官網、微信公眾號、電話自助等方式預約參觀,也可以現場領票(每天接待觀眾上限為4萬人,周一閉館),部分展廳還定時安排了公益講解服務,軍事博物館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社會各界的觀眾。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