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迷”三國史 岳陽小伙借快手傳播三國文化
周瑜穿越到現代,參加踢瓶蓋挑戰而走紅,公瑾的好腿法看呆老鐵……
這是快手上一個三國迷用戶拍攝的兵人“劇情”的一幕。“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僅著名武將就有24位。對于熱愛三國文化的28歲董名揚來說,知道這些都屬稀松平常,但在快手上用兵人演繹這些歷史故事,卻讓他有了“意外收獲”,不僅是動輒數百萬播放量和點贊,更收獲了2.2萬個青年三國迷、手辦迷……8898
因游戲結緣三國史
“小學三年級,我第一次接觸三國主題的手柄游戲,出現在每一關卡的三國武將令人眼花繚亂。不了解三國歷史,就沒辦法選用英雄。”為了“玩好”游戲,董名揚決定“苦讀”三國歷史。
“東漢末年,群雄四起,三國鼎立。歷史創造出一代英雄,同時他們也改變了歷史。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那段歷史逐漸融入了我的生活。”初中之后,董名揚成了不折不扣的“三國迷”,“只要與三國有關,我都愿意了解。”
從正史到野史,從集人物卡片到搜羅模型,三國歷史對董名揚的影響遠不止這些,原本出于愛好而接觸的目的也變得不再“單純”。用董名揚自己的話說,“三國影響了我的人生觀”。自從與三國結緣,董名揚人生中每個重要的決定都與它相關,包括他對人生的規劃。
2009年,董名揚離開老家內蒙古赤峰,到長沙讀大學,學習新聞專業。畢業后,他從長沙來到岳陽這座古城,現已在岳陽定居六年,自己開辦興趣班教小朋友口才。當被問及為何來到岳陽時,董名揚說:“因為岳陽有三國的基因。”
岳陽,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三國時東吳抵御曹操南進的重要軍事基地。兵家們在此演繹了一幕幕風云變幻的“三國戲”,我們熟知的三國著名將領周瑜、魯肅和黃蓋都永遠留在了岳陽的歷史里。在岳陽,董名揚不僅能近距離感受三國歷史,也找到了他“一生所愛”。
做中國自己的“超級英雄”
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董名揚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黃忠的人偶,精致的外觀勾起了興趣。“一開始,我以為是面塑或糖人,后來才知道這叫兵人,人偶上的每一處細節都經過仔細打磨。原來,中國也能做出自己的‘超級英雄’。”震驚和驚喜之余,董名揚毅然賣掉了已收藏三年多的圣斗士等日本手辦,“入坑”兵人模型收集。
不到八個月,董名揚就將市面上的三國人偶“收入囊中”。他發現,由于太過小眾,除了部分工廠集中生產外,很少有專門加工兵人的地方,且市面上的兵人整體做工粗糙。“每個人對歷史和歷史人物的理解不同,在人偶制作上,一個眼神甚至是一個小配件,都會影響整體的感覺。”董名揚想賦予人偶自己的認識,他要讓兵人獨一無二。
鎧甲是武將的“靈魂”,也是改造中最費時費力的環節。一套鎧甲大約需1500塊金屬甲片,縫合要4500針。“即便是一個成熟的手藝人,也要花費大約一個月時間,”為了讓自己的人偶更符合印象中的三國人物形象,董名揚請教了各地的師傅,同時也摸索出了一套門路。
“大部分廠家生產的材料都是塑料的,我不太喜歡塑料,就干脆收集配件,自己加工。”這種膠是用來粘頭發的,另一種是貼布料的,就連最基本的組裝工具,董名揚也根據用途不同,分成了五種類型的膠水。“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他說。
受限于材料,董名揚也經常“劍走偏鋒”。“之前做馬超的人偶時,很難找到小塊的貂皮,最后沒辦法,拆了我老婆冬天的耳罩,后來又把羊皮手套做成了靴子。還有一次,我為了給人偶的頭盔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不惜蹲點婚禮現場,就為喜糖盒外面的那條適合做頭盔配件的紅帶子。”在董名揚看來,兵人制作是不斷追求完美的過程。目前,董名揚已擁有70多套金屬甲和10多套布藝人偶。
文化傳承,只選快手?
“我還想做更多。希望讓更多人通過走進兵人模型,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新聞專業、電視臺主持人出身的董名揚,有著對傳播的先天敏感,他選擇短視頻作為自己的主要宣傳渠道。“一開始我抱著投機的心態,開通了多個平臺的賬號。但后來,我只保留了快手(快手ID:211100309)。”為什么偏偏是快手?董名揚以一名內容創作者的角度,給出了答案。
“隨著視頻發布量的增多,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相比于快手,我在其他平臺的粉絲量有明顯的增長,但我更看重的視頻播放量卻很少。相反,在快手,每條視頻的播放量都能保持幾萬的平均值,而且快手推的用戶群體十分精準。”快手普惠的流量分發機制,幫助董名揚實現了第一步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