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相互引流 夜經濟將有更大空間
14億人的消費市場集聚在短短幾天時間釋放,疊加大規模普及應用的互聯網,將會產生怎樣的情形?這正是每年雙11的情景。
廣東是中國經濟第一大省,這里的雙11預售情況,正是觀察全國未來消費新趨勢的窗口。記者梳理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的預售數據發現,有三個趨勢非常明顯:消費升級結構優化,新增客戶主要來自下沉市場,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全面打通。
今年雙11消費結構優化明顯:智能化、定制化、服務化產品引領消費新趨勢。天貓平臺的數據顯示,智能商品在預售期間賣了近百萬件,成為最受歡迎的消費品類之一:截至11月6日,共預售了5.4萬件智能門鎖、5萬臺智能投影儀以及近12萬臺掃地機器人……
在智能產品的消費者人群中,廣東人占比領先。以唯品會平臺預售數據為例,在電子消費、智能家電等銷售榜單中,廣東排名全國首位。這個數據與廣東蟬聯歷年雙11智能產品銷售全國榜首也相吻合。
同樣,在預售中備受追捧的智能產品,也有不少產品來自廣東。
在今年天貓雙11廣州地區爆款清單,排名第一的就是深圳大疆公司的口袋云臺相機;深圳企業羅曼智能的最新產品“小果刷”電動牙刷,在今年天貓雙11預售開始前3天就有超1.5萬消費者加購。
艾媒咨詢CEO張毅接受采訪時表示,廣東在智能產品的消費端和供應端都很強勁,這與廣東的消費能力以及消費偏好直接相關。再加上,廣東擁有完善的生產鏈、成熟的智品牌以及龐大的消費群體,這些優勢疊加在雙11集中體現。
C2M(用戶直連制造)定制化,也是今年雙11預售的一大特色。
京東平臺數據顯示,11月1日預售當天,京品電視和獨家供貨的新品電視成交額達到上月日均成交額的8倍。“由于更貼合消費者對功能的個性化需求,C2M定制化產品銷量提升明顯。”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雙11預售數據顯示,以保險、健康、汽車、旅游為代表的服務類消費增加,引領著結構性消費升級。
11月1日預售當天,京東互聯網醫院問診訂單總量同比增長30倍;全國至澳門機票成交額同比提升10倍;保險需求也隨之增長,當天京東安聯財險提供總保障金額突破56億元,保費收入同比增長9倍。
張毅指出,服務性消費的增加帶來了新商機,廣東企業應該主動擁抱消費的新變化,革新生產流程,增加技術流程,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非一線城市成為新用戶主力
今年各種消費“新物種”的背后,首先是龐大的中國消費者人群。
新一季財報顯示,阿里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達7.85億,為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供給。
消費升級同樣發生在中小城鎮。2018年全年,天貓上共賣出13萬件智能門鎖,而今年天貓雙11預售期間就賣出5.4萬件。有趣的是,六線及以下城市買走了24%的智能門鎖,超過了北上廣深。
京東大數據顯示,11月1日全天,下沉市場整體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104%,下單的新用戶中72%用戶來自下沉市場。根據京東數據,3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