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遁地”守護碧水藍天
近年來,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的生態環境悄然發生變化,原本雜亂無序的廠區變得整潔有序;一些垃圾河、黑臭河慢慢變得清澈;空氣質量連續兩年優良率97%以上。這些變化,都與一支隊伍——閩侯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2018年,閩侯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代表福州市參加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榮獲“表現突出集體”榮譽。今年以來,閩侯縣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48起,處罰金額833萬元;辦理12345信訪件4665件,12369信訪件402件,信訪件辦結率100%。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執法隊員的辛苦付出。“我們的工作就是隨時隨地待命。”在隊長洪如如是說。
6月的一天,有居民舉報上街鎮某建筑工地夜間作業噪聲擾民。二中隊隊長林光當晚10點組織隊員趕往現場調查時,工地正在施工作業,發出巨大的噪聲,經詢問發現,其未取得夜間施工許可。執法人員立即制止其夜間施工行為,并連夜取證、檢測工地廠界噪聲、拍照存檔,一直忙到凌晨1點半左右才回到家中。
“夜間執法的例子太多了,我們的執法人員常常沒辦法正常休息。”林光說。
在執法人員少、地域廣、環保任務重的閩侯縣,為守護好這片藍天碧水,他們靠的不僅僅是毅力和努力。洪如說到,有些企業違法行為很隱蔽,常常利用夜間、節假日、暴雨等時段違法偷排。對這些套路,他們也學會見招拆招,通過打破常態執法模式,采取暗查、突擊檢查、集中式檢查等方式偵破違法案件。
位于閩侯縣山區的從事畜禽養殖場的某農業公司,群眾多次舉報其經常在夜間下雨時偷排養殖污水。對此,執法人員林建勇和林坦幾次上山展開調查。
“排污水溝是黑的,按理說應該很容易發現偷排痕跡,但這家公司每次都在雨天偷排后,再用新鮮泥土覆蓋痕跡,致使多次執法檢查都未能取得有效的證據。”林建勇說。
后來,執法隊員與鄉鎮河道專管員配合,對公司的環境污染行為展開盯梢行動。又是一個下暴雨的晚上,公司再次向周邊流域偷排養殖廢水。“接到河道專管員的電話后,我們飯都來不及吃就立即出動。”林建勇說。
林建勇等人根據河道管理人員提供的線索,在初步鎖定排放位置的溪流邊,敏銳地發現了一處石壁上游污水流過的痕跡。順著石壁上附生的藤蔓,林建勇爬上石壁,循著石壁上方的污水痕跡,發現污水從一處土溝流出。
土溝底部覆蓋著新鮮泥土,執法人員在泥土間發現了部分黑色殘留物。經過采樣和檢測,證據確鑿,公司負責人終于承認了違法行為。最終,公司被處以罰款50萬元,企業相關負責人也被行政拘留。
污染源在哪里,執法人員就要到哪里,翻山越嶺、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