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聯黨員北大紅樓前重溫入黨誓詞
6月26日,北京市文聯領導干部及黨員聚集在北大紅樓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姜韜攝
千龍網北京6月26日訊(記者 張嘉玉)6月26日,北京市文聯領導干部及黨員聚集在北大紅樓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緬懷歷史,強化初心和使命擔當。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紅樓門前,鮮艷的中國共產黨黨旗格外奪目,全體黨員干部面向黨旗舉起右手,在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寧的帶領下高聲宣讀入黨誓詞。
北大紅樓一直被看作是紅色的起點,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有理想的愛國青年開始求索,引發了一場思想革命。《新青年》的出版成為了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Democracy”和“Science”,借著一刊又一刊的《新青年》雜志,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兩面旗幟——人們口中的“德先生”與“賽先生”。這一切,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宣誓完畢,黨員干部參觀了蔡元培專題陳列、陳獨秀專題陳列、第二閱覽室、學生大教室、第十四書庫、圖書館主任室、登錄室、陳云文物展,以及新文化運動陳列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陳列館等。面對珍貴的歷史遺跡和展品,大家駐足凝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風云激蕩的歲月,看到了在國家和民族危亡之際,一批知識分子苦苦思索救國救民之路,奮不顧身呼喊奔走的場景,深刻感受到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來自市文聯研究部的一名黨員說:“參加這次活動很受教育,了解到當時青年的生活狀態和理想抱負之后,再想到現在的自己,應該多向他們學習,保持初心。”
圖為學生大教室。1920年8月,時在教育部任職的魯迅被蔡元培聘為北京大學講師,講授“中國小說史”。千龍網記者 紀敬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