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利益促成“官位崇拜” 書畫圈“頭銜”定價模式待打破
原標題:多方利益促成“官位崇拜” 書畫圈“頭銜”定價模式待打破
近幾年,我國書畫市場不斷趨于正規,但“官本位”的價值觀仍影響著書畫界。
“對藝術作品的喜好因人而異,很難準確評估其價值。許多人按照在各種行業協會擔任的職務,把書畫家分為三六九等。市場過于關注作者頭銜,形成不同頭銜不同價格的定價模式。”文藝評論家李星說。
官銜對書畫作品價格的影響,讓行業協會領導職位成為香餑餑。2013年,某省書法家協會曾因主席團成員超過60人,被詬病領導職數膨脹、行政色彩濃。類似情況并不鮮見。
在書畫交易中,不少作者的頭銜被作為“噱頭”特別標注。半月談記者在一個書畫交易網站上看到,一幅標價1.2萬元的四尺豎幅花鳥畫,在作者簡介中,羅列了市國畫院院長、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慈善書畫院副院長等近10個職務。
畫家段紅塵等人表示,書畫家職位變動引起作品價格巨大波動,說明目前書畫界存在創作水準與職位、作品價格不匹配的現象。長此以往,書畫界會不比畫作水平,而比官大、比錢多,造成書畫界的“生態危機”。
多方利益促成“官位崇拜”
一幅作品的價值取決于其藝術水平,但目前藝術家的頭銜、名氣等影響作品價格,其癥結在于:一方面書畫市場不夠成熟,商人、書畫家熱衷于包裝,打造“人設”;另一方面,行業協會權力大,共同利益促成“圈子文化”。
曲直美術館總經理崔連玉表示,部分收藏者、投資者和畫商專業知識欠缺、鑒賞水平不高,對于他們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作者職位高低和名氣大小判斷作品價值。
許多書畫家樂意擠進書畫協會謀得一官半職,既可以抬高作品價格,又有更多機會在各種展覽、比賽中獲益,進一步提高知名度。
受訪的書畫界人士反映,一些書畫家、書畫商和收藏者會因共同利益結成小圈子,一起幫助圈子里的書畫家拉關系,競爭行業協會重要職位,上位后整個圈子都跟著受益。
利益集團造成一些行業協會不健康。段紅塵說,一些畫品、人品皆好的畫家不愿與之為伍,不加入協會,失去了同藝術界同行切磋交流的機會,不利于中國藝術界良性發展。此外,當藝術品價格被利益集團綁架時,藝術品也易成為一種炒錢的特殊資源。
摘掉書畫界的“官本位”帽子
以“頭銜”定價格,容易遮蔽藝術的本來面目,影響人們選擇藝術品的標準,引發書畫界跑官要官的不正之風。多位業內人士呼吁,書畫界的“官本位”帽子該摘掉了。
李星認為,書畫協會要率先打破利益鏈條,完善選拔機制,真正讓人品、畫品俱佳的人擔任領導職務。建立多元化評審體系,由專業評委、有一定鑒賞力的書畫愛好者和行業媒體組成評審團,保證評審透明、公正、權威。
規范市場行為,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崔連玉等人建議,可借鑒西方經驗,發展代理制,讓書畫家、畫廊、評論家各盡其職。書畫家專注于創作,畫廊代理書畫家的作品,評論家提供正反兩方面的意見,形成相互制約機制,避免人為炒作抬高價格。此外,還要完善書畫市場交易制度,嚴厲打擊造假、惡意炒作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加強藝術教育,提高公眾的欣賞水平。目前,書畫熱還只是“圈內熱圈外冷”,書畫教育并未普及,這既制約了書畫隊伍發展壯大,也影響了書畫市場健康發展。李星等人建議,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學校教育、書畫展覽和講座等方式向公眾普及書畫知識,提高公眾藝術素養和欣賞水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