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新區文化產業盡顯“科技范兒”
近年來,濟南高新區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升級。7月4日,“相約文博會、獻禮70年”媒體行記者走進高新區,看面對如此大的機遇,未來高新區如何把握文化產業新一輪大發展。
目前,高新區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18年初步認定的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達49個,營業收入總數達90.4億元,增速達21.4%。
去年,紅透半邊天的故宮口紅便是由高新區的華熙生物與故宮博物院文創館合作開發的。華熙生物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故宮口紅不但擁有故宮紋樣裝飾的3D打印外包裝,其膏體更是含有華熙生物獨有的Hyacolor透明質酸成分,堪稱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范,這也讓它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文創產品之一。不僅如此,華熙生物還將繼續與故宮聯手推出更多的產品,比如面膜等,與故宮這個文化大IP研發出更多新產品。
華熙LIVE·濟南項目也剛在高新東區落戶,項目采用華熙LIVE·五棵松模式,以文體產業為引擎,復合文化、體育、娛樂、藝術、教育等多種業態,在彩虹湖畔建設多功能場館、運動公園、本土文化藝術中心、健康美麗七大中心、文創工作室、華熙影院、VR互動娛樂、創意美食體驗中心、創新企業總部等,打造集文體、文娛、文創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配套服務區和城市活力聚集地。
記者一行還來到山東世紀開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琳瑯滿目的印刷制品令人目不暇接。據介紹,該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上影像沖印企業,擁有全球最大的單體沖印工廠,連續多年實現用戶數量和營業額翻番增長,2018年實現收入破5億元,照片沖印市場占據全國70%的份額,照片書市場占據全國50%的份額,印刷市場占據全國40%的份額,連續3年獲得中國印刷電商第一名。
除了持續發力文化產業,高新區更是不斷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區、街道、社區(村居)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先進優秀文化正不斷豐富市民的生活。據介紹,高新區依托辛棄疾紀念館,充分深入挖掘濟南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發揚光大稼軒文化,講好濟南故事,打造高新區國學文化品牌,開展“走進稼軒故里”系列活動。同時,高新區還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前,高新區正在全力推進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規劃建設。(本報記者 張曉涵 實習生 劉經緯)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