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金閶街道:一個老牌商圈的華麗蝶變
□蘇報記者 朱雪芬 沈紅娣
最近,有著百年歷史的石路商圈正頻頻C位亮相。
航母級城市綜合體華貿中心落戶石路;女人街全面改造變身輕奢休閑一條街;廣場休閑鴿放飛,今后不用搭飛機去倫敦,在古城區就能實現喂鴿子的文藝夢……各類消息密集刷屏,釋放出這一老牌商圈重塑商業地標的強勁信號。
石路商圈位于姑蘇城閶門外,一百年前,它不過是一條三百多米長的小路,卻因京杭大運河的古運河碼頭而成為商販往來之地,后又因滬寧鐵路通車,凝聚了八方人氣,成為閶門外鬧市的代名詞。到了現代,石路商圈更是名列蘇州城區三大核心商圈之一。
在時代的不斷變遷中,石路商圈同樣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發展困局。如何繼承與發展,突破與創新,迎接下一個百年?記者探訪發現,目前,石路商圈從環境整治、品質提升、做精“文化+”等角度進行整體提檔升級,而其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深層“經脈”則離不開古城商圈文化價值的回歸。
航母級城市綜合體落戶石路
文化底蘊讓傳統商圈成了“吸金石”
眼下,在石路商圈里,一個省級重大工程正在火熱施工中。2021年,航母級城市綜合體——蘇州華貿中心將在這里崛起,按計劃工程將實現整體竣工,正式與蘇州市民見面。“北京華貿中心升級版”蘇州華貿中心落戶石路的消息,自兩年前剛一披露,就成了市民津津樂道的話題。
傳統商貿競爭進入“短兵相接”的時代,高端商業地產品牌華貿中心為何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空降”蘇州?華貿品牌負責人李占舟說,選擇蘇州,除了看中它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區位優勢、經濟實力,更是看中了姑蘇古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石路商圈有著百年歷史,自帶商業“基因”,這是最大的“誘惑”。
“古城凝聚的千年文化藝術內涵,與當下人們追求有品質感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與華貿的國際化優勢資源能夠形成有機融合。”李占舟認為,深厚的文化底蘊讓這個傳統商圈具有了獨特的吸引力,而蘇州華貿中心的建成,將成為石路商圈提檔升級的一股重要助推力量。
在蘇州華貿中心在建工地的指揮部辦公室,記者從一張設計藍圖上了解到,該項目建設面積達到了77萬平方米,包括了時尚名品購物中心、園林式商業街區、國際奢華酒店、國際超甲級寫字樓等建筑。李占舟表示,蘇州華貿中心的定位是國際級城市綜合體,建成后將吸引一大批金融機構、實力企業進駐,有利于推動城市產業的轉型升級。而讓人驚喜的是,蘇州華貿中心將蘇州園林元素融入到商業街的打造中,今后蘇州市民來逛街,會像置身于蘇州園林之中,一景一物皆是文化承載。
“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文化,而姑蘇古城不可復制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已經成了稀缺資源,這也造就了石路商圈的‘強磁場’。”金閶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偉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尊重歷史文化、有責任感的企業紛至沓來,與石路商圈一起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
做精“文化+”提升首位度
讓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煥發生命力
作為全國首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的首要任務和核心戰略是古城保護,在產業發展上難免有著許多先天的制約。錯位發展,則是金閶街道發展戰略上的重要布局。其中立足轄區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提升“文化首位度”,擦亮“金閶文化”的金字招牌,便是其中重要一環。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入推進,蘇州的區位優勢凸顯,而文化首位度,讓古城的經濟發展重新有了張力。“這一點,我們在招商過程中有很明顯的感受。”楊揚是姑蘇區經科局的一名招商人員,在與眾多企業接觸過程中,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古城文化”對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實力企業看中古城獨特的文化優勢,小橋流水古街老巷,成了企業靈感迸發的地方。”
四月十四“軋神仙”是在吳地延續了八百多年的民俗活動,被稱為蘇州人的“狂歡節”。每年,在短短幾天內,“軋神仙”會吸引數十萬市民和游客前往石路軋鬧猛,成為商圈的一大盛事。借助民俗文化,如何唱好一出“經濟戲”?金閶街道始終堅持“文化+商業”這一定位,借助“軋神仙”自帶流量的特質,為商圈積聚人氣,制造新的消費點。
在今年的“軋神仙”活動上,一批蘇州的老字號企業創意回歸,和智能生活產品、老手藝結合,以姑蘇文化元素為基礎,融入現代科技概念,打造了一條“老街坊”集市。集市上,眾多產品受到市民追捧,一塊“軋”字“神仙糕”更是成為“爆款”,甚至出現了“一糕難求”的情況。短短三天時間,“軋神仙”吸引了70萬人次前來軋鬧猛。“此次街道與老字號聯手打造定制版‘神仙糕’是一次試水,今后完全可以圍繞‘軋神仙’推出更多文創產品,打造文化IP,助力古城發展。”金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石冬青說。
在石路商圈,姑蘇文化的傳承還遠不止如此。周邊山塘街、閶門古城墻、古運河等資源也在進一步提升。閶門北碼頭民國風情街,在留存下來的兩棟民國建筑的基礎上,建起了統一的民國風情建筑群,與周邊古城墻、護城河、西中市搭配協調,吸引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商戶入駐。如今,精品酒店、工藝品綜合店、書吧……都在這一棟棟具有民國特色的建筑中盛裝開業。
王偉民表示,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命脈,只有做好歷史傳承,堅定文化自信,才能讓城市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煥發更強的生命力。
七大工程打造“品質石路”
“一增一減”釋放傳統商圈新活力
石路正在醞釀“變臉”,如何釋放發展空間,讓商圈提檔升級更有后勁?王偉民認為,在做好“文化+”的基礎上,還要精通“加減法”。
今年以來,金閶街道開展了石路商圈“四亂”頑疾整治、石路女性街治理優化提升、南浩街交通安防環境提升、亞細亞廣場鴿互動性提升、占魚墩公園環境整治提升、上塘街餐飲整治示范提升、石路商圈樓宇業態品質提升等七大工程,緊扣石路商圈存在的問題,以繡花般的精細功夫逐一破解,全力打造“品質石路”。
七大工程中,有“增”也有“減”。因為,對于石路這個老牌商圈來說,“增”創新體驗業態,“減”傳統落后業態,都勢在必行。
石路女人街位于商圈核心,最早是小吃美食聚集地和服裝大賣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升級,其業態布局逐漸被淘汰。位于街區中央的72處臨時售貨亭多為鐵架、扣板等簡易材料搭建而成,不但占據街區通道,影響市容市貌,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為此,金閶街道果斷拆除了72間臨時售貨亭,對女人街重新進行深度規劃設計和全面綜合提升。而女人街的未來,在王偉民的設想中,也與文化密不可分,“完全可以打造成‘蘇作’文化體驗區,展現大運河文化。”
如果說女人街的業態淘汰是“一減”,那么,亞細亞廣場鴿體驗項目的啟動則是“一增”。在石路商圈未來模樣的規劃中,亞細亞廣場將變身休閑文化廣場,這里不僅會有廣場鴿,還有很多休閑設施。在此次“軋神仙”活動現場,廣場鴿已經實現了首次放飛,今年市民將實現在古城區看鴿子、喂鴿子的文藝夢。廣場鴿體驗項目是石路商圈創新體驗業態的一次嘗試,將為傳統商業注入新活力。
除此之外,金閶街道圍繞石路金門商城進行了一系列整改,包括拆除大型違規廣告招牌、排查整治餐飲經營戶、查封小酒吧茶吧等。一次次雷霆行動的背后,都是為了維護石路商圈亮麗、整潔、有序的休閑購物環境,為“百年石路”的未來發展積蓄力量。
紅色力量
黨建聯盟激活發展動能
蘇州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市第五中學、建設銀行金閶支行、蘇州市石路國際商城有限責任公司……近日,石路商圈黨建聯盟十余家理事單位齊聚金閶街道三樂灣社區,開展新一輪需求征集調研,強化聯盟紅色服務,為區域黨建注入新動能。
據悉,自2017年石路商圈黨建聯盟成立以來,現有72家成員單位,46個黨組織,2650名黨員參與其中,涵蓋政府機構、大型國企、大型商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單位。為進一步凝聚區域黨建向心力、拓展聯動平臺、優化服務體系,今年金閶街道組織實施“一心十點”黨建工程,突出“品質石路”理念,以石路商圈社區為核心,輻射帶動建行區域黨建工作站等十個點,推動南浩街紅色健身步道建設,拓展延伸15幢商務樓宇、科技園黨建載體建設,致力形成“一心多點”的黨建街區格局。
此外,石路商圈區域黨建聯盟通過聯結紅色力量、“雙向走入,雙向服務”,開展“四大行動”,形成“四聚合力”。“先鋒行動”聚心,在各行業共同發起“爭創黨員先鋒崗”活動,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誠信行動”聚力,依靠文明城市復評,開展誠信企業建設等活動;“公益行動”聚能,開展“商圈聯盟公益行”,組織聯盟企業前往貴州銅仁江口縣、西藏林周縣,開展對口扶貧;“志愿行動”聚愛,組建“石路+”志愿服務隊,開展“黨建引領,志愿石路”廣場志愿服務、尋覓仙蹤古城保護行動、“331”百日專項行動宣傳、青少年模擬法庭等活動。
未來,金閶街道將進一步發揮黨建在石路商圈民生建設、經濟發展、和諧共建方面的引領作用,實現機關、企業、社區黨建工作融合,資源共享,將黨建作用的發揮嵌入社區建設服務之中,提高百姓幸福感,嵌入經濟產業鏈條之中,提高石路商圈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產業版圖
三大產業圈各具特色
在全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對于身處姑蘇古城的金閶街道來說,優化調整本地區產業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產業版圖”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金閶街道以特色發展為中心,持續深化商貿、文化、科技三大產業圈布局,形成品質石路高端商貿商務集聚區,創意桃塢文旅產業聚集地,科技西環產業帶。
為打造品質石路,金閶街道堅持做大規模與提升質態并舉,抓好石路商圈綜合提升,開展了“石路商圈品質提升七大工程”攻堅行動。商圈“四亂”頑疾整治工程,以商戶自治、抓好整治行動、落實長效管理等三項舉措逐步推進。石路女人街治理優化提升工程,對女人街進行深度規劃設計和全面綜合提升。南浩街交通安防環境提升工程,整治了南浩街區域交通,改造技防、消防設施,并進行市容環境整治。亞細亞廣場鴿互動性提升工程,在石路步行街區投放廣場鴿,為傳統商業注入新活力。占魚墩公園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對占魚墩公園實施24小時看護和實時保潔,同時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秩序集中整治。上塘街餐飲整治示范提升工程,打造“透明廚房、陽光操作”,實現綜合整治與業態轉變。石路商圈樓宇業態品質提升工程,則以華貿中心項目為引領,大力提升消費檔次和品質。
在全區重點發展IP經濟、授權經濟、全域旅游等文化創意新業態的大背景下,金閶街道以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為核心,積極引入文創企業、蘇工蘇作、戲劇博物館等創意項目,打造桃花塢文化創意區,輻射帶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結合桃花塢蘇工品鑒區、經典園林游憩區等資源,引導桃花塢文化創意區發展成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文旅產業區。堅持以黨建引領下的古城保護、活態傳承為目標定位,深度挖掘并整合轄區古建古宅、蘇繡年畫、吳音弦樂等優質傳統資源,結合桃花塢特色做好中街路黨群服務中心等新載體的建設工作,合力打造出極具歷史底蘊與人文特色的微旅游品牌。
此外,西環路科技產業帶的打造,立足錯位發展,聚焦科技。充分發揮熱工院科技實力的輻射作用,大力培育金運科技一、二期項目,積極跟進新星織造、迅達電梯、工投創業園等載體提檔改造,重點打造熱工院原綜合樓等閑置載體,引進科技人才和科創企業,推動轄區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