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文化產業管理學創新發展
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文化產業管理學的知識體系涵蓋了文學、管理學、藝術學、傳播學等不同領域。目前國內學界對文化產業管理學的理論研究時間較短,學科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
夯實學科基礎
推進文化產業管理學創新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四川大學創意管理研究所所長楊永忠表示,在宏觀層面上,當前中國面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需要技術創新與文化創意的“雙輪驅動”,這就涉及文化產業管理的創新發展問題。在中觀層面上,文化產業自身發展需要文化產業管理學理論的支撐。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亟待文化產業的理論開拓和學科重構。在微觀層面上,文化產業本質上是文化產品開發和文化企業發展,需要借助科學的管理方式。
楊永忠進一步分析到,文化產業管理學學科建設,主要遇到兩大問題:一是文化產業管理的學科基礎問題,二是文化產業管理的學科融合問題。文化產業管理的學科基礎是管理學,而現在國內文化產業管理學所依托的教學科研機構,普遍缺少管理學專業的師資,教學理論缺少系統性,研究方法也比較薄弱。這直接導致了文化產業管理學的專業基礎不牢,進而影響相關人才的培養。另外,文化產業管理學在跨學科融合上也明顯存在著不足,既在跨學科的理論融合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也在教學方式上缺少有效的融合創新手段。
“近年來文化經濟、創意經濟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這為中國文化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休閑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吳承忠認為,文化產業在相關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得到迅速且良好的發展,整個社會對文化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但目前文化產業管理學的發展還面臨著學科歸屬不明確、師資力量不足、相關管理體制不完善等一些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提出,文化管理最開始是從政府管理的角度出發,為文化部門服務;現在的文化管理,尤其是創意管理或文化創意管理有了更大的發展。當下的文化產業或文化創意產業自身學科還沒有建立起來,造成了既有人文學科爭辦文化產業的格局,同時,社會科學各學科乃至科技方面的各學科也進入文創領域,文化產業管理學正在逐步形成跨界基礎上的學科新形態、新業態。
以學術研究為導向
“當下文化產業管理或創意產業管理重要性的凸顯,是文化發展新階段提出的要求。”金元浦提出,文化創意產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要認清創新、創意的發展前景,看清文化產業發展的跨界趨勢和新的業態。在新的時期,文化管理的相關制度、學科和格局都應符合未來發展的需求。
吳承忠表示,我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是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設置的專業,歸屬工商管理學科。目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僅開設了本科階段的課程,還未設立碩士點和博士點。我們應盡早明確其學科歸屬和功能定位,根據其跨專業、跨學科的特點,加強對該專業相關教師師資的培養。同時,他還建議將文化產業管理學發展成為獨立的一級學科,歸屬于管理學學科門類,并有多個二級學科支撐,形成該專業的研究范式。
楊永忠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管理學,實際上是把學術理論轉化成專業建設和教學內容。其中,創意管理學就是文化產業學術研究理論創新的成果。目前,創意管理學已初步形成圍繞文化創意產業最核心的創意展開,通過創意把文化資源轉化成文化資本,通過創意把文化要素轉化成文化產品、文化商品的體系。同時,創意管理學已在國內形成研究文化產業管理的系統化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的創新陣地,在未來會更廣泛地與國內外相關機構、院校合作。楊永忠主張學者要大膽進行學術創新,推動文化管理理論創新,將堅實的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管理學學科建設內容。
記者 孫美娟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