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年度報告:中文書籍銷售中人文社科類仍是主力
新華社臺北12月4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誠品書店4日發(fā)布2019年度閱讀報告,誠品海峽兩岸暨香港各書店中文圖書銷售中,人文社科類書籍仍是主力。
據(jù)介紹,人文社科類書籍占誠品大陸書店銷售額的25%,臺灣書店的20%,香港書店的26%。文學類書籍占比同樣較高,翻譯文學和中文文學書籍在大陸書店占比26%,在臺灣及香港書店分別占比22%和20%。大陸書店藝術類書籍銷售額連續(xù)3年上升,占比達17%。
閱讀報告顯示,誠品大陸書店中文科幻作品銷售額2019年預計增加150%,與情緒相關的書籍以及歷史畫本的銷售額均有明顯增加。臺灣書店的人工智能、投資理財?shù)葧N售額增加;香港書店則是文化脈絡、世界局勢、知識類繪本銷售額顯著增加。
誠品書店出版品采購處協(xié)理武慧芳介紹,蔡康永作品《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占據(jù)誠品在大陸、香港和臺灣各個書店暢銷榜第一名。誠品書店蘇州和深圳店暢銷書第二和第三名分別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和馬伯庸的《顯微鏡下的大明》。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雖然排名第九,但他在最受歡迎中文作家中位居榜首。
今年誠品書店首度根據(jù)對200萬會員閱讀行為的分析,發(fā)布2025年臺灣閱讀趨勢預測。報告預測,未來涉及大眾心理的人文類書籍將超越文學書籍成為讀者最喜愛的閱讀類別;受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影響,旅游和醫(yī)學資訊類書籍需求將下降;兒童圖書將持續(xù)受到青睞。
成立于1989年的誠品書店目前共有50個分店,遍布臺灣、大陸、香港,并于今年在日本東京設立首家書店。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chǎn)業(yè)頻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