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鄉村小學校長扎根農村16年,想回城又舍不得50個孩子-不正經蜀黍
“我對孩子,對家庭,心里是有愧的。我感激我的妻子,感激她能理解我,支持我。”37歲的高永陽是甘肅白銀靖遠縣安韋村小學的校長,這所學校僅有50名學生,其中幼兒園有18個孩子,一到六年級共有32個孩子。這50個孩子,是高永陽現在最大的牽掛,也是讓他甘心留守鄉村的最大羈絆。
高永陽1982年出生于安韋村,生于斯長于斯的他對這片土地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2002年,高永陽從甘肅天水一所中專畢業,一年后他通過考試成為一名教師扎根到自己的家鄉,這一扎就是16年。那時候,鄉村的教學條件極差,哪個科目缺老師,他就得教哪科。高永陽的愛人劉翠紅也是在安韋村教學的老師,兩人于2004年成婚,從此兩口子就一起在安韋村默默地付出著自己青春。
那時,他們兩口子的工資加起來一個月也不過600塊錢。到了2006年,兩人的工資各上調了100塊,高永陽也在這一年秋天成了安韋小學的校長。從老師到校長,高永陽的收入沒有變多,肩上的擔子卻變得更重。他不僅要教課,還要操持學校里從學生到老師的大小事務。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高永陽變得越來越忙碌。
如今,高永陽的工資上調到了5000塊錢左右,根據縣里的政策,校長還可以按學校的人數領取對應的補貼。按安韋小學的人數規模,高永陽可以多領500塊錢。16年來,高永陽結婚生子,因為兩口子都在村里教書,在縣城讀初中的女兒,只能由家里的老人照看。雖然自己就是老師,可因為工作忙碌,高永陽幾乎沒有時間去輔導自己孩子的功課。也正因如此,他對自己的家庭,有著深深的愧疚。
高永陽也想進城陪伴女兒成長,可是看著安韋小學的孩子們,他又陷入了沉思。他經常說,他無愧于學校,但有愧于家庭。但他的愛人劉翠紅卻說:“他總覺得自己心里有愧,但我不覺得。他其實很顧家,心里一直都有我們,就是有時候太忙,會顧及不到。”現在安韋小學有12名任課老師,有不少是外地的,因此學校的教師宿舍十分緊張。為了給老師們騰地方,高永陽在校長辦公室里做了隔斷,隔出一間小小的臥室。一墻之隔,里面是兩口子的蝸居之所,外面是校長的辦公之處。
盡管條件艱苦,但有了妻子的相依相伴,生活也不乏甜蜜。在劉翠紅的心里,丈夫高永陽是個正直有愛,值得依靠的男人,她心甘情愿留在丈夫身邊,與他同進退共甘苦。他們也知道農村條件艱苦,他們也想過找機會進縣城發展。但劉翠紅覺得,他們兩個同時調動進城是不太可能的,而他們誰都不愿意留下對方獨自離去,兩個人在一起,相互還能有個照應。
于是,這對夫妻就一直堅守在這個偏遠鄉村的小學里,這里有他們的青春,有他們的愛情,有他們割舍不下的情愫。“我是想給家鄉做點事情的,城里的生活條件的確好,可我知道以我的能力,去了城里不見得會比在這里作用大。”高永陽看著學校里的孩子們,眼神里充滿了柔情。高永陽是考慮過進城的,可他一直很糾結。學校里的孩子們說,高校長很溫柔,希望他能一直留在學校陪他們。這,也許就是高永陽糾結的原因。
在問及高永陽自己還有什么愿望時,他的回答不禁讓人肅然起敬。高永陽說:“我這個年齡了,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要說愿望的話,我希望村子里的孩子們能好好學習,長大能成材,能考一個好一點的大學,以后不會像我們這樣辛苦。”高永陽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鄉村教師,他的教學水平也許不是最好的,但在那50個孩子的心中,他也許真的是一輪溫暖的太陽。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