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選舉弊大于利,蔡為何急于通過“反滲透法”?他點出真正原因-臺海網
民進黨雖然在操弄“亡國感”,但其實不需要在選舉前夕操作“反滲透法”,因為這對她的選舉弊大于利。
臺灣人對于“反滲透法”并沒有共識,更多人認為,這反而是讓臺灣民主開倒車。如果是基于實質需要,現有的法律已足以處理“反滲透法”的相關問題。
就目前的選舉情勢而言,“反滲透法”會激發淺色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不滿,會促使知識藍菁英藍決定要出門投票了,會使得臺商及家屬再也沒理由支持蔡英文。急于通過“反滲透法”,對蔡英文及民進黨的選情并不有利。
有人說,通過“反滲透法”可以提供蔡英文若干武器,可以藉此造成社會恐怖氛圍,用以打擊親藍團體,甚而可以在必要時取消選舉。如果蔡英文決定如此做,有太多的手法可以達到以上目的,而不需通過“反滲透法”。
如果“反滲透法”真的有其必要,為何不在1月11日選舉以后再議?或者等5月20日有新民意以后再討論?
答案應該只有一個,就是蔡英文受到美國壓力,“反滲透法”必須要在選舉以前通過。
美國為維護其全球霸權,已與中國大陸展開貿易戰、科技戰、南海戰、香港戰,臺灣是另一個戰場,而且是對美國絕對有利的戰場,臺灣因而成為華府遏制北京戰略的重要一環。
美國近年來通過一連串的“友臺法案”,包括最近的“國防授權法案”。美國要徹底切斷兩岸可能友好的政治關系,讓臺灣必須不可逆轉的依賴美國,不僅是成為美國最忠誠的一張牌,甚而之,如果讓兩岸的政治敵意繼續升高,能夠誘使北京沖動使用武力沖突,更是理想。
美國鷹派要求蔡英文必須通過“反滲透法”以回報美國的“友臺法案”,同時也讓兩岸關系徹底惡化,讓兩岸敵意再也回不了頭。
美國擔心,如果不是蔡英文贏得連任、如果民進黨不再成為“立法院”多數,甚而在1月11日選舉后“立法院”也失去再通過的正當性,因此要求“反滲透法”的程序必須在“大選”前完成。
就美國戰略而言,臺灣透過“反滲透法”,等于臺灣重新回到以前的“動員戡亂時期”,兩岸再次進入熱戰狀態,這是華府對北京長期作戰的一個重要環節。美國因此施壓蔡英文,務必在1月11日選舉開票前完成任務,即使未來國民黨執政,或取得“立法院”多數,也無法再扭轉。
蔡英文可以拒絕民進黨,但是無法拒絕美國。蔡英文的政治生命早已交給美國,即使有可能對選情不利,蔡英文也無法拒絕美國。
這應是蔡英文要求在12月31日通過“反滲透法”的真正原因!
(作者張亞中,孫文學校總校長、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