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讓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步伐邁得更穩
南方網訊 2019年歲末,廣州、深圳登上中國社科院等單位評選的“全國主要城市營商環境綜合評分榜”前兩名,與之相“比拼”的還有上海、北京等30余個大中城市。
“軟實力”躍升的背后,是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制度舉措在廣東落地生根:遵循中央頂層設計,廣東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破解難點、痛點、堵點,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制度,是破題之鑰、治理之基。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制度優勢,是開創廣東改革發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證。
過去1年,廣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攬工作全局,推動“1+1+9”工作部署落地見效。
堅持邊學習邊推動邊落實:省委、省政府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先后召開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建設推進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科技創新大會、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工作現場會、推動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工作現場會、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
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打造“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惠民品牌工程,新增集中財力291億元支持老區蘇區加快振興發展,全面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并開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專項行動,全力鋪開180公里省級試點碧道建設……
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最好最優: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聚焦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九大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攻關、高水平開放創新合作,集中力量解決“卡脖子”問題;著力把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自貿試驗片區打造成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制度的支撐和保障,為推動廣東改革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