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疫情防控嚴密屏障 為中小學開學護航
在4月12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明確了2020年北京市高考、中考時間安排。根據工作安排,優先組織高三和初三年級開學,高三年級為4月27日開始返校;初三年級5月11日做好返校學習準備。其他各年級,以及中職學校、高等學校和幼兒園的返校安排,待確定后另行通知。(相關報道見04版)
抗疫進入下半場,對于北京市而言,境外輸入病例成當前最大風險,其所承擔的“外防輸入”壓力尤其大。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在學生返校問題上,北京市有關部門高度謹慎,反復確認、確保安全之下才做出了以上決策。
確定返校只是一個開端,后續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學生返校開啟了防疫新階段,能否確保萬無一失,是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莫大考驗。學校的疫情防控大抵可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類型。由于人員密集,加上流動性很大,僅僅做好物資準備之類的靜態防控工作就很不容易,動態防控更是難上加難。
晨檢如何快速進行,避免校門擁堵?學生往返路上如何避免接觸?如何統計全校師生的健康情況?食堂用餐怎么確保學生間的一米距離?在校園里口罩突然破了怎么辦……要妥善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學校的防控工作就必須責任到人,并進行切實的培訓和演練。
具體而言,學校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的要求,依法落實防控責任。除了精確排查全體師生健康和籌備好充足的防控物資之外,學校還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對復課后的衛生消毒、健康監測、應急處置等作出詳細的規定。
疫情防控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事情,來不得半點馬虎。專業的事情要由專業的人來做,學校要積極尋求疾控部門和醫院的專業人員進校指導,實現科學精準管理,構筑起學校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惟其如此,才能為師生保駕護航。
學校的防控工作不能只著眼于當下,還要立足長遠。就近期而言,防控工作是出于“救急”的需要,要建設切合學校實際的疫情監控的快速應急響應機制。從長遠安全看,還必須借此契機持之以恒強化學校衛生和健康教育。疫情總會過去,但健康教育卻永遠不會過時,要以系統化的視角整合學校衛生和健康教育的全部,將健康第一的觀念貫穿到教育過程中。
運動是最好的預防疾病的辦法。多進行體育鍛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誠如專家所言,學習基礎的健康知識,掌握必要的衛生技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學生一生的健康至關重要,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補上衛生健康教育這一課。
當下,疫情并沒有完全平息,還存在諸多變數,一旦情況有變,還須及時調整。近日,青島膠州和哈爾濱就先后摁下開學的“暫緩鍵”。北京相關部門也明確表示,如果疫情發展及防控形勢發生新的變化,相關安排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總之,一切以確保師生安全為最高宗旨。
- 標簽:香港回歸紀念幣價格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