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桌浪費,餐飲企業如何“動真格”?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連日來,各地大力推進制止餐飲浪費相關行動,“對浪費說‘不’”的餐飲理念漸成風氣。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各地相關行業協會和餐飲企業紛紛“動起來”,推出一系列減少餐飲浪費的有效舉措,但也不乏個別企業為了蹭熱度、博眼球,出現搞“花架子”等形式主義現象。
制止浪費,餐飲企業有哪些“新招”?又如何“動真格”確保把舉措落到實處?
制止浪費,餐飲業“動起來”
午餐時間,在吉林長春一家中式快餐店,服務員端著幾個精致的小碟,里面盛著顧客點的五花肉酸菜、丸子豆腐等菜品。“近期餐廳創新改進,推出小份菜,東北大鍋燉也可以用精致的小碟盛裝。”飯店老板說,小份菜不浪費,價格便宜,還能讓顧客多品嘗幾道特色菜,一推出就受到大家喜愛。
最近一段時間,各地餐飲企業紛紛行動起來,通過設置提示牌、推出半份菜、鼓勵餐后打包等方式減少餐飲浪費,營造珍惜糧食、節約用餐的良好風尚。
北京的胡大飯館還創新邊角料菜品研發,把辣椒尾部、芹菜頭等腌制成泡菜,做成開胃小菜,實現“物盡其用”。
警惕形式主義,拒絕“花架子”蹭熱度
制止餐飲浪費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身體力行。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個別餐飲企業存在靠“奇葩”招數博眼球、蹭熱點等形式主義現象。
例如,湖南長沙一餐飲店不久前推出“稱體重點餐”,食客入店前先稱體重,再根據食物熱量配比進行點餐,網友評價“形式大于內容”。一名網友留言稱,“吃頓飯還要稱體重、算熱量、做規劃?這哪里是為了減少浪費,分明是制造話題,為了吸引流量罷了。”
還有個別地方餐館將適量點餐納入服務員月度考核,一旦發現餐桌有剩菜,將按剩余情況給予負責當桌的服務員不同程度考核扣分。哈爾濱市某餐館的一名服務員對記者說:“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提示,但不能強制顧客少點菜,把這點納入考核,會給服務員帶來很大壓力。”
建立長效機制,讓“節約”深入人心
專家表示,“制止浪費”不能停留在口號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才是關鍵。
上海松江區餐飲協會會長李聰建議,在就餐服務場所醒目位置通過張貼海報、設立宣傳標語、放置提示牌等形式,營造制止餐飲浪費的良好氛圍。
糧食浪費不僅在“餐桌”。從源頭上杜絕浪費,就要在生產、運輸、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下足功夫。專家建議,應推動整個行業實現精細化管理,減少供應鏈各環節的糧食浪費,例如通過中央廚房等集中初加工配送減少原材料浪費,加強生產基地建設,減少前端食物浪費等。
- 標簽:水資源論文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