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謹慎之心”完善防控細節
打好疫情防控殲滅戰,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必須時刻保持“謹慎之心”。只有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地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才能真正織密織牢疫情防控這張大網。
醒目的“一米線”、無接觸的證件掃描、藍色的帳篷——從手工錄入到手機掃描身份證,從露天排長隊到提前組織、嚴控密度、按樓號下樓,石家莊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正在進行之中,其著眼于安全和效率的流程設計,得到一致肯定。周密細致的安排,既提升了檢測速度,又切實保障了檢測過程中的安全,讓群眾安心、暖心、放心。這種“細節的力量”,讓人對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充滿信心。
“針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風”,在疫情防控中,細節問題絕對不是小問題。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如果一旦被疏忽輕視,就有可能給狡猾的病毒以可乘之機,讓千萬人多日的艱苦努力毀于一旦、付之東流。突出工作重點、盯準薄弱環節,把問題想得復雜一些、把措施定得再精準一點、把工作做得再仔細一些,不放過任何風險隱患,才能讓各項防控措施跑在病毒傳播的前頭。在具體工作中,要搞清楚每個環節的攸關之處,哪個環節是風險點、薄弱處,用什么辦法快速解決?類似問題是否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時,要從一些警示性的事例中汲取教訓,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只有在細節的問題上擰緊發條,才能提高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堵死病毒傳播的渠道。
比如,隔離點的“三區兩通道”設置是否標準規范,關系隔離人員與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會否發生交叉感染;醫療廢棄物處置和糞便污水消毒是否徹底到位,關系到病毒傳播是否有機可乘。在這些細節問題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將就和含糊,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丁是丁卯是卯地落實到位。同時,對容易疏漏的細節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督檢查,及時查漏補缺,確保不留任何死角、不出現任何偏差。
精心設計核酸檢測各個環節,保證當日采集、當日檢測、當日出結果,就能爭取到主動權,盡快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確保核酸檢測與流調的有機銜接,就能對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進行更為及時到位的排查;規范流調流程、提升流調質量、科學追蹤溯源,就能又快又準地鎖定目標、排除風險……疫情防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的每一環節、每一方面都是相互關聯的。在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上務求嚴謹,才能推動疫情防控的鏈條嚴絲合縫地高效運轉。
防控“小細節”,戰疫大力量。“不漏一人”的網格化管理、日常生活物資保障“最后一公里”的順暢抵達、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信息及時完整的公布……疫情防控殲滅戰打響以來,這種“細節的力量”顯而易見。1月16日到19日,河北新增確診病例實現“四連降”,這與我們前期嚴格、周密的防控措施緊密相關。實現更多持續的“連降”乃至“零增長”,需要繼續保持防控的力度,也需要不斷提高防控的“精密度”。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抓好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問題、保證每一個環節的嚴密,我們就能防到位、打得贏。
- 標簽:旭日陽剛高調炫富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