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弦表演藝術家趙玉明:55年等待 90歲單弦大師入黨
單弦表演藝術家趙玉明
55年等待 90歲單弦大師入黨
黨員風采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6月28日,北京市朝陽區勁松街道舉行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區域化黨建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入黨宣誓后,90歲的單弦表演藝術家趙玉明輕輕拭去了眼角的淚水。從1964年第一次遞交入黨申請書,到如今高齡入黨,這一刻,她等了55年。
周總理的鼓勵至今難忘
作為譚(鳳元)派單弦藝術代表人物、北京國家級非遺項目單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玉明當天一襲紅衣亮相舞臺,她體態優雅、思維敏捷,言談間時不時蹦出“5G”等時髦詞匯,完全看不出她已經90歲。
談起高齡入黨的初衷,趙玉明說,是為了周恩來總理的一句囑托。在1963年,趙玉明曾為周恩來總理演出,被總理稱贊“聲音很好”。
“我看到總理這樣平易近人,心情非常激動。”周總理還問她,是不是團員。趙玉明不好意思地回答說不是。周總理說沒關系,不是團員也可以爭取入黨。“這句話鼓舞了我,讓我畢生都用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趙玉明說,她1964年就提交了入黨申請書,但此后由于調動工作等原因,入黨的夢想一直沒能實現。
從串街表演到“曲壇常青樹”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舊社會走出來、飽嘗人生艱辛的趙玉明說,對此她有更深的體會。
1929年,趙玉明出生在一個藝人家庭。父親靠唱曲兒和教徒弟,養活了一大家子人。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劇場和堂會少了,趙玉明十歲起就背著大鼓,跟著侯寶林、高鳳山等師哥一起串街表演,受盡白眼和冷落。1949年,新中國成立,趙玉明參加學習班、掃盲班,有機會重新唱起了鼓曲兒。
退休后三十多年來,趙玉明一直活躍在首都的曲藝舞臺上,被譽為“曲壇常青樹”。社區組織的文體公益等活動,也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熱心培養京津冀曲藝人才,面對年輕演員,她總是毫無保留,悉心指導。她的外孫女在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教“曲藝”,也經常將學生帶到家中,尋求指點。“舊社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如今衣食無憂,只有全心全意奉獻。”她說。
“我雖然90歲了,但耳不聾、眼不花,還能上臺唱一段兒,這都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窮人翻了身,國家日益強大,我們的生活也日新月異。”趙玉明不忘初心,2018年再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一直用黨員標準要求自己
“55年前,我寫入黨申請書是憑著激動的心情。當時我光是唱得好,并沒有很深入地學習。這些年來,無論是從藝還是做人,我一直用黨員標準要求自己。這次再寫入黨申請書,我成熟了,也有了充分的準備。”
提交入黨申請書后,趙玉明堅持寫思想匯報,眼睛疲憊時,她就口述讓家里的孩子代寫。她還經常通過看電視了解國家大事,并把這些內容寫進思想匯報里。
6月24日,趙玉明正式成為預備黨員。“黨組織批準我入黨,說明認可了我幾十年的表現,我感覺很榮幸。”趙玉明說,今后她還要繼續為觀眾服務,培養青年人才,做到“生命不息、奉獻不已”。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