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生高空救人!危急時刻,他為患者“吸尿”半小時
11月19日凌晨1:55,南航CZ399航班從廣州出發,飛往大洋彼岸的紐約。
當航班離目的地還有6個小時的時候,飛機上突然響起了客艙廣播。乘務員在尋找醫生,有一名乘客急需醫療救助。
聽到求助,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立即站了起來。一同趕往救治的,還有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占祥。
“當時這位老人肚子已經有些鼓脹,坐臥不安,渾身大汗。家屬說,老人有前列腺肥大的病史。”張紅告訴南方+記者,當時該旅客已有休克的征兆,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張紅與肖占祥快速作出了判斷,這是前列腺肥大引發的尿儲留。此時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盡快排出,則會面臨膀胱破裂的危險。但是,飛機上沒有可以進行尿液引流的專業設備,怎么辦?
肖占祥急中生智,利用便攜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飛機急救箱的注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等,臨時組裝了穿刺吸尿裝置。在征得老人的家屬同意后,他為該旅客進行穿刺引流。
但是,飛機上條件有限,引流針頭也過于尖細、長度不夠,臨時裝置無法通過壓力差自動引流出老人膀胱內的尿液。老人的膀胱過度脹大,自主收縮功能減弱,也無法排出尿液。
“快!幫我拿個杯子來。”張紅對乘務員說完,轉頭就對著導管,用嘴為老人吸出了尿液。而這,也是當時能夠控制尿液排出速度與力度的最佳方法。
在約半小時的時間里,張紅不間斷為旅客吸出尿液,吐到乘務員準備的杯中。肖占祥也不停根據膀胱積尿情況調整穿刺位置和角度,確保最大限度排出積存尿液。
漸漸地,老人不再因為膀胱不適而掙扎,情緒也逐漸平穩。此時,張紅已幫這位老人吸出大概700-800毫升尿液了。
隨后,兩位醫生再次為老人進行檢查,老人已經轉危為安。此時,距航班落地還有5個多小時,乘務組清出客艙最后兩排機組休息位,攙扶老人躺下休息,并在后續航程中持續照顧著老人,觀察他的狀態直至落地。
談起航班上的這一幕,張紅說,這是一名醫生應該做的。用嘴對著導管吸尿,讓他也有感染的風險,但那一刻,張紅腦中只有救人。“當時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沒有考慮那么多,只想盡快幫他引出膀胱內積存的尿液。救人是醫生的本能。”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通訊員 張燦城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