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力推動“鐵桶計劃”加快生豬復養 存欄量“止跌回升”
新華社南寧11月27日電(記者何偉、陳一帆)在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新塘鎮烏桕村新屋屯,養殖戶莫尚利今年6月中旬根據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鐵桶計劃”養殖模式改造了自家豬場,即將在12月底出欄1200多頭生豬,目前超過200斤的生豬占80%左右。
莫尚利的豬場四周建起了密閉式圍墻,如同一個“鐵桶”,并在圍墻下方設有高于60厘米的擋鼠板,在生活區、生產區、欄舍等外圍都有嚴密的簾廊遮擋,能夠有效預防蚊蟲等。
“為了切斷疾病傳播途徑,人、豬、物、料都有各自的運輸路線。運輸車輛也要嚴格按照規定路線行駛,并進行沖洗、消毒等操作。”莫尚利說,目前尚未出現一例非洲豬瘟疫情。
“傳統的開放式、半開放式豬場幾乎不具備防控非洲豬瘟的條件,需要經過重新規劃豬場布局、投入硬件設施等方式徹底改造原有豬場結構以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才能達到防控非洲豬瘟的目的。”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集群式養豬發展部總監肖橋忠說。
為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和生豬恢復性生產,廣西大力推廣養豬“鐵桶計劃”,由龍頭企業帶動中小規模豬場、家庭農場、合作社、養殖大戶等進行豬場改造,完善防控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仔豬和飼料,共同開展生產。
這一模式既能解決中小養殖戶“不敢養”和“養不起”問題,又能挖掘現有欄舍資源,解決龍頭企業快速發展所需的養殖場所問題。目前,在大型養豬企業帶動下,廣西370個中小豬場恢復生產,新增存欄生豬36.59萬頭,預計今年底將有600多個中小豬場恢復生產。
廣西積極推進大型養殖企業投資項目落地建設。在柳州市柳江區,中丹種豬繁育中心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項目總投資達8.1億元,計劃利用百朋種畜場國有土地約1132畝及閑置欄舍約1.3萬平方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西一批大型養豬企業在建投資項目40多個,投資超過100億元,將有力推動廣西生豬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西生豬生產形勢不斷向好,豬肉供應得到較好保障。通過對廣西40個縣400個村生豬生產監測,10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1.4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43%。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