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集集死于2019
![](http://pics4.baidu.com/feed/9345d688d43f87940a4de1f475a9d1f119d53af6.jpeg?token=a81406a421fcc0555b03b25e11f88fa9&s=255233CA5E7A1594CC6129BA03001002)
題圖來自東方IC
經過三個多月的掙扎,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還是在今天用一封公開信宣布了淘集集的破產。
張正平在公開信中稱自己“已盡力未盡責”,由于資金未能如期到賬,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輪并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對于接下來的重組,張正平稱會將淘集集所有權轉交給債權人,“如果債權人需要則我和高管團隊將繼續服務淘集集,如果不需要則我和高管團隊離開淘集集。”而如果以上破產重整方案無法推行,就會申請破產清算,但自己和團隊依舊會努力歸還欠款。
作為2019年結束的最為轟烈的一個案例,將要漸漸消失于人們視野中的淘集集給還在場上的一眾創業公司留下了什么?
淘集集暴雷
淘集集的暴雷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的。9月份,淘集集被曝資金鏈斷裂;隨后10月,淘集集公告稱將與國內大型機構進行業務重組(經營模式也將由商家入駐模式調整為合伙人自營模式),10月16日,淘集集放出與小部分商家達成的和解協議:淘集集將資金交由第三方監管,商家同意簽訂“債轉股”協議。
就在12月3日,淘集集還宣布已與國內大型集團順利簽署股權投資協議,正處于等待打款階段。但是幾天后,這筆款的狀態就已經成了多次拖延,淘集集也隨之發出了最后的公告。
對于遲遲未等來的B輪融資款項,張正平在公開信中透露,本輪淘集集共有兩個潛在投資人,都是在國慶左右就開始溝通了,其中已有投資人簽完投資協議,并接管了公司的財務、法務工作(收走所有公章和銀行密鑰),但是卻多次拖延了打款時間,最后超出了公司能承受的時間期限。
“在公司賬面無錢可用的情況下,已經無法維持基本的運營,且對投資人是否會打款非常懷疑,所以被迫宣布并購重組失敗。”
開啟淘集集沉沒之旅的B輪融資是在今年6月份啟動的,彼時淘集集擬融2億美元,投后估值8億美元。正當時的淘集集還一度宣稱自己要成為一家百億美金以上的企業。
根據界面的報道,當時的淘集集確實已與投資方達成意向協議,不過資金卻遲遲未到賬,這是因為投資人要求淘集集有更好的增長曲線。為此,淘集集不惜采取挪用商家貨款當作市場增長費用,最終引發了今年10月份商家上門討厭欠款的風波。
盛于融資,死于融資
淘集集于2018年8月上線,提供包括服裝、食品、母嬰、數碼等多品類產品的拼團需求。人們對它的玩法已經不陌生了:借助微信生態,用戶在熟人關系中參與拼團或者砍價后可低價購買平臺上的商品。
基于社交關系的裂變,淘集集也采用了直接的現金補貼和分銷返利等社交電商最基本的模式。而相比于其他平臺,淘集集有著更為激進的低價策略,別的平臺上的9塊9,在淘集集上會變成8塊8,甚至是1元、0元等更低的價格(淘集集有著一元集市)。再比如其用來拉新的“賺賺”功能,可以保證用戶“買多少返多少”。
因為有著砍價、社交、拼團、下沉這些關鍵詞,加上其崛起的速度,淘集集曾被稱為“下一個拼多多”。不過一年時間,淘集集就獲取了1.3億用戶(數據截至今年10月份),還有數據顯示,在整個下沉市場,淘集集和拼多多的用戶重合度一度高達55%。
資本趨之若鶩:2018年10月,淘集集宣布了其上線后的第一筆A輪4200萬美元的融資,由老虎基金、DTSGlobal、險峰旗云投資,彼時估值達到2.42億美元。這在社交電商的融資案例中已屬于不小的數額。
淘集集之外,資本對于社交電商領域的影響一直都在加大。有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社交電商融資總金額超200億元。
不過,融資為淘集集帶來了高光時刻,但也為其今天的結果埋下了伏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