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推行不動產抵押登記全程電子化 將來可實現 “不見面辦理”
12月11日,沈陽市自然資源局在深入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化服務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截至目前,沈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為遇到困難的企業群眾提供幫助982次。通過政府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與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相互對接,將實現抵押登記不見面辦理模式。
近日,經市政府同意,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沈陽市深入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化服務工作方案》,方案四大項工作重點、十三項工作任務將在2020年底前全部實現。目前,鐵西區、皇姑區、大東區等不動產登記分中心已實現在區級政務服務大廳辦公;市區不動產登記大廳服務區域基本實現合理布局;大多數不動產登記大廳已設置了綜合性窗口,實行了首問負責制,開展領辦、幫辦、代辦等業務,周末不休息,中午延時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對弱勢群體上門服務。
在“減件”問題上,辦事群眾在綜合性窗口只需遞交一份申請資料,交易、登記和稅務部門通過內部數據共享方式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內部互相傳遞,不再需要群眾反復跑;國家不動產登記規范明確登記工作應在30個工作日完成,沈陽通過精簡相關環節,所有登記事項均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有部分登記類型已實現即時辦結;制作并公示了易看易懂的15個常用不動產登記事項辦理流程圖,讓辦事群眾來了能辦、馬上就辦、一次辦結。
此外,通過數據推送方式“聯辦”,實現自來水、用電、煤氣、住宅維修資金等相關業務信息過戶與房屋轉移登記聯動辦理;“聯通”是指不動產登記中所需的公安、工商、規劃、銷售許可、竣工驗收備案、測繪、地址、婚姻等信息,通過政府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與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相互對接,不再需要當事人提供;“聯網”是指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不動產登記費和相關稅收在線支付,逐步開通不動產登記業務網上預約、網上申請、網上查詢、網上反饋、自助打證等服務,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全程電子化,推行抵押登記的不見面辦理模式。同城通辦業務也由現在的商品房登記擴大到二手房登記,有條件的區縣可探索推動不動產登記網點或信息平臺向鄉鎮街道、公積金中心延伸;市不動產登記平臺與新民、遼中、康平、法庫信息平臺建立數據接口,滿足群眾就近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需求。
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丁寧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