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首次!沈陽非公有制領域高級職稱單獨評審
報名人數是往年4倍 歷史最多通過率將大幅超過以往
答辯現場
12月15日8時許,沈陽遠大企業集團工程師尚磊來到遼寧工會大廈,參加2019年度沈陽市非公有制領域工程系列高級職稱答辯。和尚磊一樣,從13日至15日,共有來自全市各家非公有制企業的1287名工程系列人員來此參加答辯。這是沈陽市首次開展非公有制領域工程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在遼寧省屬于首創。按照遼寧省人社廳的有關規定,他們獲評高級工程師職稱的比率,將比以往有較大提高。
今年5月,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外公布了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評職稱單獨組建評委會的消息,引起非公有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極大關注,共有1287人報名參評,約為往年的4倍,為歷年職稱評審之最,涵蓋了城市規劃、機械、安全、建筑施工、道橋、水利、環境保護等22個專業。有十幾家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帶頭參評。
遠大企業集團的尚磊今年是第三次申報高級職稱,他告訴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以往和事業單位、國企員工一起評審,可能會更看重論文等因素,非公有制企業員工有點吃虧,而今年單獨組建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評委會,更加公平,他對自己也更有信心。
此次職稱評委會的97名成員均來自沈陽市高級職稱評委專家庫,都是在專業領域享有較高權威的專家。沈陽市領軍人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張慶新擔任評委會的副主任委員,他表示此次評選將更加注重成果的轉化和對企業創造的價值,這將更加有利于調動非公有制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能促進沈陽非公有制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處處長于杰介紹,沈陽市在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單獨組建評委會,是落實國家和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要求,創新職稱評審方式的實際舉措。沈陽市非公有制企業是吸納就業主體,占就業人數80%,就業增量的90%。非公有制領域技術人員同樣需要評定職稱獲得專業和技術方面的評價,從而增強獲得感和榮譽感。以往非公有制領域技術人員高級職稱通過率不到30%。此次評審有效破解了非公有制人員與體制內人員在職稱晉升方面不均衡競爭的問題,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機會,讓那些把論文寫在車間里,把作為寫在實踐中,把科研成果應用在振興發展大業中的人才脫穎而出。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王月丁寧文并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