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互聯網產品發展只剩焦慮?
2019年,在流量增長遭遇天花板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爭奪焦點由增量轉為存量,下沉市場、直播電商興起,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社交,社交產品爆發。
人口紅利將盡,資本寒冬到來。
2019年,是互聯網最為焦慮的一年,裁員、倒閉、獲客成本劇增、業務收縮等風暴席卷互聯網。
越來越多企業面臨著流量見底及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困境,企業紛紛轉向下沉市場,試圖尋找下一個流量紅利帝國;增量用戶增長已是難上加難,深耕存量用戶,為用戶持續輸出價值,解決品牌與用戶之間的信任問題,打造私域流量池;電商業務增長觸頂,網紅直播憑借高粘性和高轉化率迅速崛起,網紅主播可迅速種草促進銷售轉化;騰訊巨頭已統治社交帝國20余年,基于新生代用戶特有的語言體系及新的社交需求,為搶占下一個10年、甚至20年的社交賽道,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社交,社交產品爆發。當經濟增長乏力,行業紅利和人口紅利已經告別野蠻生長時,我們也許比中國互聯網歷程中的任何時刻,都急需了解我們的用戶。下沉市場?信任危機?新生代?我們要重新認識用戶,因為我們從未真正的認識他們,或者他們已經發生了變化。
一、下沉市場探索初見成效
2018年,拼多多和趣頭條先后赴美上市,成為了中國互聯網領域上市速度最快的兩家公司,驗證了下沉市場無限的發展潛力,下沉市場擁有正處于消費升級階段的龐大用戶群體和裂變屬性極強的巨大流量。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蘇寧等各大互聯網巨頭,逐漸將下沉市場視為互聯網行業“最后的流量紅利”。
下沉市場是指三線以下城市,包含三線、四線、五線城市以及廣大鄉鎮農村地區。根據CNNIC最新數據,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下沉市場網民約占54.3%,中國移動互聯網總時長增量中有55%增量來源于下沉市場,下沉市場的平均消費增速也遠高于一二線城市,且該群體暫未形成穩定的品牌喜好。
下沉市場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未來將是各大品牌增量市場的主要戰場。
今年,淘寶、京東、蘇寧等老牌電商公司不斷推出新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手段布局下沉市場,發起對下沉市場的進軍。
今年3月,阿里宣布全面升級聚劃算,打造高效鏈接商家和消費者的智能化特賣平臺,口號是要貨比唯品會。
一方面,發揮特賣模式營銷爆發力,提升商家營銷效率,幫助品牌高效率獲取下沉市場新客,同時,借助阿里技術優勢,通過“天天工廠”的C2M改造,幫助商家智能制造升級,豐富下沉市場供給。
另一方面,以多元供給好貨作為頭陣,聯手上千個品質大牌打造下沉市場的核心IP,推出萬元5折卡、紅包省錢月卡、火聚手等極致玩法,進攻下沉市場。
京東高調推出旗下社交電商平臺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