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相繼出手 突圍美國“互聯網霸權”
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6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后,導致谷歌對華為停止提供GMS,也就是谷歌移動服務。給華為手機的海外市場銷售帶來不小的影響。為此,華為一直在尋求破解之道。12月23日,華為移動服務HMS在國內開啟公測,這也被視為是華為擺脫谷歌邁出的第一步。
HMS能夠替代GMS嗎?
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陸雷認為,這不是能不能替代,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只有操作系統沒有核心應用的話,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是毫無競爭力的,所以這件事情是必須要做,而且必須要做成的。
HMS能打破美國在手機操作系統上的壟斷嗎?
“現在谷歌不讓我們用GMS,那下一步就是不讓我們用他們的操作系統”,陸雷表示,如果把操作系統比作一個盤子的話,移動服務就是盤子上面端的小菜,現在華為把自己的小菜做好的話,對下面的盤子也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他看來,國產手機,國產操作系統,再加上國產應用套件,這樣我們的信息安全、數據安全就更有保障。
而就在華為開啟HMS公測的同一天,俄羅斯進行了首次國家級防“斷網”演習。這次演習,目的是保障俄網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無間斷運行。演習內容還包括,在遭遇外部“斷網”時檢查俄境內互聯網運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障手機通信安全,保護個人信息、防范通話和短信遭劫持等。
這樣的“演習”對突圍美國“互聯網霸權”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陸雷介紹說,相比IPV4時代美國掌管了所有的根服務器,IPV6時代根服務器正在以分散的形式轉移到各個國家,中國是這方面的主要倡導者和發起者。目前在全球25臺根服務器中,中國擁有一臺主根服務器,三臺輔根服務器。
雖然互聯網的管理權限不再是美國一家獨有,但美國在軟硬件方面還是擁有特別優越的地位。陸雷認為,要真正做到突破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每個互聯網用戶,無論是個人用戶還是機構用戶都要有安全意識,要明白互聯網上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二是要依托專業人士,進行大量的研發,只有掌握真正的自主技術,才能確保絕對的互聯網安全。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趙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