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居民營養不足問題持續改善 過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一是居民體格發育與營養不足問題持續改善,城鄉差異逐步縮小。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成人平均身高繼續增長,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持續改善,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低體重率均已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特別是農村兒童生長遲緩問題已經得到根本改善。居民貧血問題持續改善,成人、6-17歲兒童青少年、孕婦的貧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是居民健康意識逐步增強,部分慢性病行為危險因素流行水平呈現下降趨勢。近年來,居民吸煙率、二手煙暴露率、經常飲酒率均有所下降。家庭減鹽取得成效,人均每日烹調用鹽9.3克,與2015年相比下降了1.2克。居民對自己健康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定期測量體重、血壓、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標的人群比例顯著增加。
三是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導致的勞動力損失明顯減少。2019年,我國居民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四類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為16.5%,與2015年的18.5%相比下降了2個百分點,降幅達10.8%,提前實現2020年國家規劃目標。
“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隨著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斷延長,加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和行為危險因素流行對慢性病發病的影響,我國慢性病患者基數仍將不斷擴大,同時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會持續增加,防控工作仍面臨巨大的挑戰!崩畋笾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鹽和用油量仍遠高于推薦值,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斷上升,食堂、餐館、加工食品中的油、鹽應引起關注。兒童青少年經常飲用含糖飲料問題已經凸顯。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成人30天內飲酒率超過四分之一。身體活動不足問題普遍存在。
二是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癥發病率與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李斌表示,面對當前仍然嚴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將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合理膳食和重大慢病防治納入健康中國行動,進一步聚焦當前國民面臨的主要營養和慢性病問題,從政府、社會、個人(家庭)三個層面協同推進,通過普及健康知識、參與健康行動、提供健康服務等措施,積極有效應對當前挑戰,推進實現全民健康。(崔元苑、實習生李佳琪)
- 標簽:不尷不尬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