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桂:專家組建議在全球范圍內繼續跟蹤早期病例樣本
楊運桂介紹,分子溯源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開展:一是系統梳理武漢早期病例的基因組序列。二是系統收集整理全球早期的病例系列、對應國家的分布以及系統收集整理已知的不同物種基因組序列,構建分子溯源最關鍵、最核心的基因組序列以及信息數據庫。
楊運桂介紹,世衛聯合專家組分子組的工作具體取得了以下進展:
一是建立了全球新冠病毒信息資源庫,整合了基因組以及可及的流行病學、臨床等數據,為順利開展分子溯源的研究提供了數據和信息。
二是通過分子數據與流行病數據的整合分析,系統研究了這個系列的變異與各類暴露因素的關聯關系以及規律,為溯源的方向提供了很重要的參考。還有基于早期的病毒序列的系統演化分析,和它最早共同祖先出現的時間的理論計算,來研究早期病毒的傳播演化特征與規律,對武漢早期的新冠疫情進行了系統研判。
三是全面整合了全球已經公開的早期病例、環境或更早期存留樣本的新冠病毒檢測和測序的系列信息,尤其是系統梳理了早于武漢的疑似病例的陽性樣本序列。
楊運桂表示,基于此,對下一階段的溯源工作,聯合專家組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要建立一個整合全球所有新冠基因組的整合數據庫,包括基因組序列、流行病、宏基因組以及環境等相關數據。
二是在測序深度和測序平臺之間提出指南性的要求。
三是通過文獻梳理,專家組也認同比武漢更早的國外序列樣本的存在,提出了要在全球范圍內繼續跟蹤早期全球的病例樣本。
四是擴大在全球范圍內物種的篩查,對分子組方面進行梳理。
針對近期新冠病毒出現多種重要的變異毒株,楊運桂分析指出,新冠病毒是RNA病毒,突變是病毒本身一個正常演變的過程,也是一種不斷適應人類及環境的一種表現。說明了人類與病毒的博弈斗爭很艱巨,需要全球一起合作。
- 標簽:以瞽引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