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水運需求大增 廣西貴港造船忙
“現在,我們造船廠的造船訂單已經全部排滿,造船船臺供不應求,造船訂單船臺已排到2020年年底。”近日,廣西貴港和順船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藜瓊告訴記者,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對廣西水泥等建材需求量大增,帶旺了貴港的水運和造船業。此外,航道環境逐漸變好,航運發展迅速,造船業也得跟上航運發展的步伐。
經濟日報記者從貴港船舶檢驗局獲取的數據也證實了船市的火爆,貴港船舶檢驗局局長胡作武表示,截至5月份,貴港船舶檢驗局受理檢驗的在建船舶共232艘,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5%,造船量占全區60%以上,新造船舶以70多米長4000噸級以上船舶為主,最大的船舶達90米長5000噸級,船舶大型化、標準化發展趨勢凸顯。
近年來,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不斷推進,廣西航運持續快速發展,西江兩岸重現造船熱潮。據廣西船舶檢驗局統計,廣西2018年全年新造內河船舶305艘,32.1萬總噸,59.3萬載重噸,分別同比增長3.4%、42.0%和64.7%。廣西貴港市西江航運交易所今年一季度交易各類船舶438艘,同比增長20.68%,船舶交易金額82464萬元,同比增長47.64%。據中國船舶交易信息平臺統計,西江航運交易所已連續11個月在全國二手船舶交易中領跑,廣西船市火熱可見一斑。
“今年以來,在西江航運市場運價明顯回升、貨源充足以及對西江黃金水道未來發展前景看好的多重刺激下,西江內河船舶經營業者造船熱情高漲!睆V西北部灣港口管理局、廣西船舶檢驗局副局長譚健文表示,隨著西江航運干線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內河貨運量走高,大型船舶運量大、成本低、利潤高的優勢日益突顯,船舶也逐漸向標準化、專業化、大型化發展。民營船企紛紛對船只升級換代,逐步淘汰千噸以下的小型船舶,由此帶旺了西江造船業的發展。
廣西內河航運主要集中在連接南寧、貴港、梧州、百色、來賓和柳州等地市的“一干三通道”,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是西南三省區連接珠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通道,區位優勢明顯。截至2018年底,廣西全區共有內河航運企業277家,其中運力規模超過20萬載重噸的企業有1家,超過10萬載重噸的企業有8家;內河船舶9230艘、475.0萬總噸,2018年全區內河水運完成客貨運量都有較大增長,其中水路貨物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17.2%、10.3%和16.5%,內河水運高質量發展存在巨大潛力。
“造船市場跟著航運市場走,現在航運高漲,造船市場也重現輝煌!倍嗉以齑髽I負責人均表示,這次廣西船舶市場異常火爆的根本原因在于航運市場運價普漲,一船難求。
據珠江航務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珠江下游地區水運市場持續健康運行,大宗散貨運輸需求保持穩定,市場供需總體平衡。代表航線貴港至廣州和貴港至深圳的平均運價約為每噸28元和30元,與2018年相比,基本持平,水運企業效益略有提高。但在2016年,西江水路平均運價處于歷史低位,貴港至廣州平均運價維持在15元/噸上下波動,貴港至深圳運價維持在17元/噸左右。3年時間,運價幾乎翻了一倍。 記者 童政 通訊員 鄭燕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