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省簽約落地飛地項目超1100個,總投資近1500億元
目前全省簽約落地飛地項目超1100個,總投資近1500億元
“飛地經濟”點燃遼寧縣域發展新引擎
“飛地經濟”正在為遼寧“飛”出發展新動能。去年至今,全省已設立省級飛地園區72個、市級飛地園區107個,簽約落地飛地項目超過1100個,總投資近1500億元。
12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朝陽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推進“飛地經濟”發展的有關情況。據介紹,“飛地經濟”在省內各地已經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不僅催動一些地區縣域經濟強勢增長,一批產業項目也在省級“飛地經濟”園區內加快落地。
發展“飛地經濟”,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高度,著眼補齊縣域經濟短板、壯大鄉村經濟實力謀劃的重要舉措。在政策方面,我省于去年底出臺了《遼寧省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要素保障,在資金、土地、人才等方面提出13項具體政策措施,明確了合作與分享機制、考評獎勵辦法,有效促進了各地區和各級政府部門招商引資的積極性;省內各市均制定了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和政策,沈陽、葫蘆島、撫順、盤錦等地設立了額度較高的“以獎代補”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貼息補助和獎勵。
在搭建平臺方面,為發揮省級以上開發區龍頭帶動作用,引導項目向園區集中,我省研究確立了第一批72個省級“飛地經濟”園區,規劃區域面積158平方公里,納入省級政策支持和考評范圍。目前,省級園區已簽約落地項目600余個,總投資約1000億元,成為全省飛地項目落地的重要平臺。各市也依托飛地園區,圍繞延伸產業鏈引項目、抓招商,主動與其他地區開展多種形式合作。隨著項目加快落地,大連、鞍山、遼陽等市積極擴展飛地園區面積,提高園區項目承載力。
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方面,“飛地經濟”正在顯效。省內各市明確鄉鎮飛地項目利益分享機制,調動鄉鎮抓項目、促發展的積極性,切實解決鄉鎮有資源無產業、有項目無土地、有期盼無干勁問題。阜新市預計今年對鄉鎮稅收分成將突破億元;葫蘆島市專門在經濟開發區內劃出1500畝土地,作為建昌縣“飛地經濟”園區,財政收入全部分給建昌縣,力促其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繼續落實支持政策。年底前,即將安排5億元“以獎代補”資金,用于支持“飛地經濟”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對招商引資工作突出的機構個人給予獎勵。
作為全省發展“飛地經濟”的典型,朝陽市把“飛地經濟”作為實現“力爭2020年GDP過千億、財政收入過百億”目標的重大舉措,“飛地經濟”一直保持著較快發展態勢。
朝陽市通過建立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機制,縣區黨委、政府高頻調度機制,鄉村招商激勵機制等,充分調動市縣鄉村四級干部抓“飛地經濟”的積極性,形成強大合力。
目前,“飛地經濟”正在成為朝陽市催動縣域經濟強勢增長的新引擎。今年前10個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5個縣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2.4%,收入增幅高于全省41個縣平均增幅6.3個百分點;鄉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3.1%,增加18670萬元,占5縣財政收入增加額51.4%。2018年以來,朝陽市累計落地開工飛地項目457個, 174個鄉鎮場街實現飛地項目落地,覆蓋率達到98.9%。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