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掛了的2019,中國今年軌道發射次數世界第一
12月20日11時22分,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搭載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成功發射。
這已經是本年度中國第33次軌道發射。
1 、開掛了的2019中國航天
繼2018年中國首次在軌道發射次數上超越美國后,
2019年中國火箭發射數量有望繼續保持這一勢頭,
再度登頂全球發射數量第一。
根據航天發射記錄報告網站Space Launch Report的數據,
按照火箭上面級制造國家統計,
截至12月20日,2019年中國已進行33次火箭入軌發射,
其中31次成功將衛星送上預定軌道。
這樣的統計數字可能還不足以彰顯“開掛了”這一詞,
今年中國的軌道發射活動還曾多次刷屏、沖上微博熱搜。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
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此次成功著陸“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并“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6月,中國又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
成為第三個成功實現從海上發射運載火箭的國家。
6月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完成一箭七星發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1月、12月則多次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刷屏。
其中11月,中國航天單月完成7次發射,
平均五六天就有一枚火箭成功“送貨”上天。
12月,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同一天同一發射工位兩次成功軌道發射,
火箭升空后留下的航跡云呈現出“龍狀”,
圖片在朋友圈一度刷屏。
Space launch report評價“他們展示了無與倫比的快速反應軌道發射能力”。
圖片來源:@氣象北京
2、為什么要發射那么多火箭?
這么多軌道發射都在干什么?
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兒就是送衛星上天。
距離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已近五十年,
但很明顯中國衛星上天不只是給太空安個播放器,
放首歌那么簡單。
隨后而來的一系列操作,
讓衛星和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密切聯系了起來。
1984年4月8日,
中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發射成功。
1986年2月1日,
中國發射一顆實用通信廣播衛星,
衛星通信由試驗階段進入實用階段。
此后,天通一號、“虹云工程”、“鴻雁星座”眾多通信服務衛星上天,
“您所撥打的電話不在服務區”也成為了歷史。
1988年9月7日,
中國發射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風云一號”。
這是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
這之后,“風云”“高分”“資源”“環境”“海洋”系列衛星也飛上了天,
臺風、暴雨預報,勘探、環境監測......我們實現了更多自主。
11月23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載第五十、五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瞬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2年12月27日,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亞太區域服務,
成為繼GPS、GLONASS之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供應商。
到2014年,中國在軌衛星數量超過了俄羅斯,
成為全世界擁有衛星數量僅次于美國的國家。
除了送衛星上天,發射的火箭還載人遨游。
距離1999年中國第一艘宇宙飛船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