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買“械字號”面膜做日常護膚產品?“醫美面膜”的這些坑,你掉進去幾個
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愛美者開始追捧一類“械”字號的面膜,并把它統稱為“醫美面膜”。“工序嚴格、更安全、效果更佳”等等溢美之詞全部指向它,導致“醫美面膜”身價逐漸上漲,一片的價格甚至是“妝”字號面膜的數倍。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化妝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費陷阱》,明確目前市場上所謂的“械字號面膜”其實是醫用敷料,屬于醫療器械范疇。這也意味著,所謂的“醫美面膜”只是炒作概念,根本不存在!
“醫美面膜”價格是“妝字號面膜”數倍
市民唐女士最近去某美容機構做了點陣激光祛斑,術后面部有不少小出血點。術后醫生給她開了3盒叫“活玉”的“醫美面膜”,一盒6片,價格200多。并叮囑她,術后一周每天都要敷,第二周開始變為隔天敷一次,30天為一周期。“我看是械字號,覺得很放心!”唐女士說,自己準備多屯點這類“醫美面膜”,也可作為平時修復使用。30多元一片的面膜價格,和其他普通面膜一片幾元十幾元相比,算高了。記者在該面膜介紹上看到,其全稱是“活玉淺表創面敷貼敷料”,適用于真皮淺層及其以上的淺表性小創傷、擦傷等,適合輕度痤瘡、激光術后、皮膚新創面愈合等。
醫療美容之后,消費者往往被推薦使用各種所謂的“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通常標識的產品注冊證編號為“×械注準”或者“×械備”等),或者被冠以“醫學護膚品”的妝字號面膜等。這些產品被宣稱比普通面膜標準高、功效強、更安全,更適合消費者使用。
記者打開天貓、京東等購物網站,輸入“醫美面膜”會出現大量產品,其中大部分都主打“械字號”產品。像“可復美”這款在網上極其火爆的“醫美面膜”,一些三甲醫院的美容科都會在激光術后給患者開具,或者讓患者自行購買,兩種途徑購買的價格并無太大差別。但是由于需求旺盛,許多愛美者更將其作為日常護理使用,其價格也節節攀升,從幾年前的154一盒(5片)漲到了如今的239(5片)。記者瀏覽了一下,這類“醫美面膜”每片的價格多在20多到50多區間,而一般的妝字號面膜每片價格多在幾元到20元之間。
國家藥監局:“械字號”面膜是醫用敷料
然而,就在“醫美面膜”炒作得熱熱鬧鬧時,國家藥監局卻發布提醒,稱所謂的“醫美面膜”根本不存在!所謂“械字號面膜”,其實是醫用敷料,屬于醫療器械范疇。醫用敷料可以與創面直接或間接接觸,具有吸收創面滲出液、支撐器官、防粘連或者為創面愈合提供適宜環境等醫療作用。按照醫療器械管理的醫用敷料,可以分為三大類:外科敷料(分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敷料)、接觸性創面敷料(分為急性創面敷料和慢性創面敷料)、包扎固定敷料。
“正規出品的‘醫美面膜’不是不好,但如今被炒作得有點歪曲了!”一名在醫美機構工作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了不少內幕:原來“械字號”面膜多是在醫院皮膚美容科作為敷料使用,后來精明的廠商又開發了專供美容機構使用的院線面膜,其中既有“械字號”也有“妝字號”,主要針對皮膚護理后的修復、鎮靜等等,“醫美面膜”就叫出名了。為增加銷量,一些商家也開始將其打造成為可以“日常護理”的面膜,并對“械字號”產品“無菌、工藝嚴格、安全”等關鍵詞進行過度解讀,讓消費者誤以為“械字號”就比“妝字號”面膜好,“械字號”面膜價格自然水漲船高。“醫美面膜成本很低的,大部分牌子成箱拿50-80一盒,要是買的跟這個價錢差不多那可以說你買假貨了。”該人士表示,正常皮膚根本就沒必要去買這種“敷料”,沒用還費錢。
專家:“械字號”面膜可以美白抗衰,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醫美面膜’,其實就是一個炒作出來的概念!”重醫附一院燒傷整形美容科主任張恒術告訴記者,一些激光、祛痘等美容治療之后,皮膚可能會出現小的創傷,這時就需要一種敷料來幫助其修復。而這種敷料,其實是一種醫療器械類的產品,結果被夸大成了“醫美面膜”。張恒術主任表示,這種敷料只能用在淺表傷口上,深一些的傷口則要用另外一些手段才能處理。它敷在臉上,可以叫做“面膜”,其實還可以敷在身體其他有小創行的部位。至于號稱所謂“美白,抗衰,提拉緊致以及補充膠原蛋白”的“械字號”面膜,都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日常的皮膚護理,其實根本沒必要用‘械字號’面膜!”張恒術主任提醒,因為這種敷料的作用就只是修復皮膚小創傷(包括曬傷等),并沒有那么多神奇的功能,且價格還高。正規廠家生產的“妝字號”面膜,就已經可以滿足日常護理需要。當然,如果你屬于痘痘肌、敏感肌等,也可以用“械字號”面膜做日常護理。
國家藥監局提醒,醫用敷料應在其“適用范圍”或“預期用途”允許的范圍內,由有資質的醫生指導并按照正確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為日常護膚產品長期使用。
上游新聞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